嘉会今辰为愍忌
出自宋朝汪元量的《玉楼春(度宗愍忌长春宫齐醮)》- 咸淳十载聪明帝。不见宋家陵寝废。
暂离绛阙九重天,飞过黄河千丈水。
长春宫殿仙璈沸。嘉会今辰为愍忌。
小儒百拜酹霞觞,寡妇孤儿流血泪。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咸淳年间(公元1425-1435年)明朝的一些历史事件。第一句“咸淳十载聪明帝”指的是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钰,他在位期间被认为是一个聪明有为的皇帝。 第二句“不见宋家陵寝废”是指英宗顺应群众意愿,恢复了南宋皇帝的陵墓,并将其重修。之前,明朝政府曾经出于政治考虑,将南宋陵墓废弃。 第三句“暂离绛阙九重天,飞过黄河千丈水”,是形象地描绘了英宗被靖难之役推翻后被迫流亡的情景。 第四句“长春宫殿仙璈沸。嘉会今辰为愍忌。”描述了英宗回到北京后的盛况,但同时也预示着后来的“靖难之役”。 最后两句“小儒百拜酹霞觞,寡妇孤儿流血泪”则反映了靖难之役带来的惨痛后果,许多无辜的人遭受到了不幸的命运。
- 背诵
-
玉楼春(度宗愍忌长春宫齐醮)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咸淳年间(公元1425-1435年)明朝的一些历史事件。第一句“咸淳十载聪明帝”指的是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钰,他…展开这首诗描述了咸淳年间(公元1425-1435年)明朝的一些历史事件。第一句“咸淳十载聪明帝”指的是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钰,他在位期间被认为是一个聪明有为的皇帝。 第二句“不见宋家陵寝废”是指英宗顺应群众意愿,恢复了南宋皇帝的陵墓,并将其重修。之前,明朝政府曾经出于政治考虑,将南宋陵墓废弃。 第三句“暂离绛阙九重天,飞过黄河千丈水”,是形象地描绘了英宗被靖难之役推翻后被迫流亡的情景。 第四句“长春宫殿仙璈沸。嘉会今辰为愍忌。”描述了英宗回到北京后的盛况,但同时也预示着后来的“靖难之役”。 最后两句“小儒百拜酹霞觞,寡妇孤儿流血泪”则反映了靖难之役带来的惨痛后果,许多无辜的人遭受到了不幸的命运。折叠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76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