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履三千鹓鹭客

出自宋朝柳永的《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皇都今夕如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
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
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拼音解读
huáng dōu jīn
fēng guāng yíng
jīn guǎn yān chūn kōng
lán dēng shāo xiǎo
fèng lóu shí èr shén xiān zhái
zhū sān qiān yuān
jīn jìn liù jiē yóu
kuáng shā yún zōng bì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述了皇城夜景和宫廷文化的壮观景象。 第一句“皇都今夕如何夕”,表达了诗人对皇城夜晚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他想知道当夜皇城的情况。 第二句“特地风光盈绮陌”,描绘了皇城的繁华景象,光彩照人,美不胜收。 第三句“金丝玉管咽春空”,形容了天空中鸟儿欢鸣的声音,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 第四句“蜡炬兰灯烧晓色”,则描绘了宫廷内的灯火辉煌,以及新的一天即将到来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描述了皇城内的豪华建筑,以及来自各个地方的贵族宾客。 最后两句“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则是表现了夜晚皇城的热闹场景,有金吾卫护送,人们疯狂嬉戏,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整首诗通过瑰丽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壮观景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述了皇城夜景和宫廷文化的壮观景象。 第一句“皇都今夕如何夕”,表达了诗…展开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述了皇城夜景和宫廷文化的壮观景象。 第一句“皇都今夕如何夕”,表达了诗人对皇城夜晚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他想知道当夜皇城的情况。 第二句“特地风光盈绮陌”,描绘了皇城的繁华景象,光彩照人,美不胜收。 第三句“金丝玉管咽春空”,形容了天空中鸟儿欢鸣的声音,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 第四句“蜡炬兰灯烧晓色”,则描绘了宫廷内的灯火辉煌,以及新的一天即将到来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描述了皇城内的豪华建筑,以及来自各个地方的贵族宾客。 最后两句“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则是表现了夜晚皇城的热闹场景,有金吾卫护送,人们疯狂嬉戏,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整首诗通过瑰丽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壮观景象。折叠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2167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