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方盛时
出自清朝顾炎武的《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 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
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冬中穿越关河,听到遥远的琴声,回忆起古代名士桓公的事迹。桓公是汉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写的《桓公论》思想深邃、意味深长,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中提到桓公不但有着卓越的才华,还勇于直言进谏,刺破公卿们为利益所驱使的虚伪面具。然而,随着时势变化,社会逐渐衰败,贪婪和腐败无所不在,桓公的精神也逐渐失落。最后,作者感慨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吃苦耐劳的普通百姓,而仍能沿袭桓公的精神,我们需要像荀卿门下的苞邱子那样,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
- 背诵
-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冬中穿越关河,听到遥远的琴声,回忆起古代名士桓公的事迹。桓公是汉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写的《…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冬中穿越关河,听到遥远的琴声,回忆起古代名士桓公的事迹。桓公是汉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写的《桓公论》思想深邃、意味深长,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中提到桓公不但有着卓越的才华,还勇于直言进谏,刺破公卿们为利益所驱使的虚伪面具。然而,随着时势变化,社会逐渐衰败,贪婪和腐败无所不在,桓公的精神也逐渐失落。最后,作者感慨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吃苦耐劳的普通百姓,而仍能沿袭桓公的精神,我们需要像荀卿门下的苞邱子那样,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折叠 -
顾炎武
顾炎武(1618-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初名绎,字宁人,江苏昆山人,经两个朝代均没做官,他学问广博,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遍游华北,搜集材料,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复兴。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天文、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在哲学上,他认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6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