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石谁当分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赠答杨焕然
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人人握和璧,燕石谁当分
关中杨夫子,高诲世所闻。十年玄尚白,藜藿甘长贫。
有来河水篇,四海付斯文。斯文有定在,桓生知子云。
古来知己难,万里犹比邻。千人国中和,要非心所亲。
东楚西南秦,望君劳我神。相逢不得语,别去徒殷勤。
白云不可赠,相思秋复春。
赠答杨焕然拼音解读
shī wáng yòu jiǔ
dào chén
rén rén
yàn shí shuí dāng fèn
guān zhōng yáng
gāo huì shì suǒ wén
shí nián xuán shàng bái
huò gān zhǎng pín
yǒu lái shuǐ piān
hǎi wén
wén yǒu dìng zài
huán shēng zhī yún
lái zhī nán
wàn yóu lín
qiān rén guó zhōng
yào fēi xīn suǒ qīn
dōng chǔ 西 nán qín
wàng jūn láo shén
xiàng féng
bié yīn qín
bái yún zèng
xiàng qiū ch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友谊的怀念,作者感叹诗歌已经消逝多年,雅道不再流传。他惋惜地问,每个人都拥有和璧玉,但将它们分给谁呢?接下来介绍了一个叫杨夫子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物,但生活却很艰苦。然后提到一篇名为“河水”的文章,它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并持久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桓生则被赞颂为能够理解这种文化的人才。在人际关系方面,这首诗也探讨了友谊的难处。即使在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很难成为知己。最后,作者表示自己无法送出白云,只能用深情的思念,期待秋日和春天的回归。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答杨焕然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友谊的怀念,作者感叹诗歌已经消逝多年,雅道不再流传。他惋惜地问,每个人都拥有和璧玉,但将它们分给…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友谊的怀念,作者感叹诗歌已经消逝多年,雅道不再流传。他惋惜地问,每个人都拥有和璧玉,但将它们分给谁呢?接下来介绍了一个叫杨夫子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物,但生活却很艰苦。然后提到一篇名为“河水”的文章,它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并持久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桓生则被赞颂为能够理解这种文化的人才。在人际关系方面,这首诗也探讨了友谊的难处。即使在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很难成为知己。最后,作者表示自己无法送出白云,只能用深情的思念,期待秋日和春天的回归。折叠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2513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