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答杨焕然诗意赏析
-
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人人握和璧,燕石谁当分?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友谊的怀念,作者感叹诗歌已经消逝多年,雅道不再流传。他惋惜地问,每个人都拥有和璧玉,但将它们分给谁呢?接下来介绍了一个叫杨夫子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物,但生活却很艰苦。然后提到一篇名为“河水”的文章,它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并持久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桓生则被赞颂为能够理解这种文化的人才。在人际关系方面,这首诗也探讨了友谊的难处。即使在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很难成为知己。最后,作者表示自己无法送出白云,只能用深情的思念,期待秋日和春天的回归。
关中杨夫子,高诲世所闻。十年玄尚白,藜藿甘长贫。
有来河水篇,四海付斯文。斯文有定在,桓生知子云。
古来知己难,万里犹比邻。千人国中和,要非心所亲。
东楚西南秦,望君劳我神。相逢不得语,别去徒殷勤。
白云不可赠,相思秋复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37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