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高树双壶送
出自两汉王褒的《送匡行人显回京师》- 儒冠岁月易蹉跎,孤馆相看奈别何。匡裕栖迟名独盛,王猷落魄兴偏多。
流莺高树双壶送,积雨长江一棹过。自笑烟波为客久,阳关休向醉中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自觉岁月易逝,感叹时光荏苒,自己的人生也难免经历蹉跎和离别。作者身处孤独的小楼中,与友人相对而坐,一起品茶聊天,却不知道何时又要分开,感到无奈和惋惜。 诗中提到了两位名士:匡裕和王猷。匡裕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享有盛名;而王猷则是宋代文学家,但因为各种原因落魄。这里用二者的比较来暗示人生的得失和命运的不可控制性。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自嘲自笑,说自己已经久居异乡,远离故土,成了一个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客人”,但仍然心怀向往,期待在阳关(西域地区)的醉态中歌唱人生。整首诗以淡淡的怀旧之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 背诵
-
送匡行人显回京师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自觉岁月易逝,感叹时光荏苒,自己的人生也难免经历蹉跎和离别。作者身处孤独的小楼中,与友人相对而坐,一起品…展开这首诗是描写作者自觉岁月易逝,感叹时光荏苒,自己的人生也难免经历蹉跎和离别。作者身处孤独的小楼中,与友人相对而坐,一起品茶聊天,却不知道何时又要分开,感到无奈和惋惜。 诗中提到了两位名士:匡裕和王猷。匡裕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享有盛名;而王猷则是宋代文学家,但因为各种原因落魄。这里用二者的比较来暗示人生的得失和命运的不可控制性。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自嘲自笑,说自己已经久居异乡,远离故土,成了一个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客人”,但仍然心怀向往,期待在阳关(西域地区)的醉态中歌唱人生。整首诗以淡淡的怀旧之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感慨。折叠 -
王褒
王褒(513-576),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梁元帝时官至吏部尚书、左仆射。西魏攻破江陵,梁元帝投降,王褒也降魏而到魏都长安,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到了北周时期,王褒与庾信都曾受到重用,官至少司空,宜州刺史。王褒博涉史传,早有文名,在北朝与庾信齐名。现存作品主要是到北朝做官后的诗歌,多写羁旅之情、故国之思,和他在梁时的作品相比较,风格有所改变。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2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