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劫灰飞入海
出自元朝谢应芳的《独孤公桧诗》- 忆昔十五六,好古尊前贤。初闻独孤桧,快睹曾争先。
苍然一株蘖旧根,皴皮错节枝叶蕃。适逢夜雨半身湿,宜是往年甘露痕。
孔明庙前柏相似,乃在陈司徒庙之后园。乡来陵谷忽变改,造化劫灰飞入海。
神焦鬼烂救不得,桐乡自此无光彩。幸存一曲阑干石,题公姓字留遗迹。
石苔斓斑土花碧,相伴铜驼非荆棘。余从海上避兵归,几度摩挲长太息。
怀哉古之人,好贤意无穷。咏甘棠,爱召伯,赋菉竹,美武公。
宪公此树堪比隆,后人宁不仰高风。玄都道士桃千树,一会区区岂难措。
龙钟野老及群英,亦愧因循坐迟暮。桧乎桧乎重培植,风枝相樛霜干直。
邦人具瞻仰遗德,见树犹如见颜色,六百二十五年如一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对古代名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追溯,诗人提到自己十五六岁时就开始崇尚古人的风范。他听闻了独孤桧的事迹,渴望一睹其风采。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颗苍老的树,它长得很糟糕,但一场夜雨让它展现出昔日甘露的印记。这颗树在陈司徒庙之后的园子里,与孔明庙前的柏树相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造化的变幻,周围的景色都已经发生改变,这颗树成为仅存的遗物。 诗人深感对古人的怀念,他爱慕甘棠、召伯,赞美菉竹和武公。他认为这颗树与高贤宪公堪比,后人应当学习他们的风范。即使面对桃花林或群英会,这颗树也不逊于其他名胜。 最后,诗人称那些龙钟野老和伟大英雄们都已坐到晚年岁月,而这颗树仍然直立,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历史的变迁。
- 背诵
-
独孤公桧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对古代名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追溯,诗人提到自己十五六岁时就开始崇尚古人的风范。他听闻了独孤桧的事迹,渴望一睹其…展开这首诗描述了对古代名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追溯,诗人提到自己十五六岁时就开始崇尚古人的风范。他听闻了独孤桧的事迹,渴望一睹其风采。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颗苍老的树,它长得很糟糕,但一场夜雨让它展现出昔日甘露的印记。这颗树在陈司徒庙之后的园子里,与孔明庙前的柏树相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造化的变幻,周围的景色都已经发生改变,这颗树成为仅存的遗物。 诗人深感对古人的怀念,他爱慕甘棠、召伯,赞美菉竹和武公。他认为这颗树与高贤宪公堪比,后人应当学习他们的风范。即使面对桃花林或群英会,这颗树也不逊于其他名胜。 最后,诗人称那些龙钟野老和伟大英雄们都已坐到晚年岁月,而这颗树仍然直立,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历史的变迁。折叠 -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4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