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庭言在耳
出自明朝杨荣的《志训堂》- 夙昔承先训,孜孜重义方。音容长若睹,梦寐讵能忘。
体魄归冥漠,泉台隔渺茫。过庭言在耳,洒泪向羹墙。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对先辈的感激之情,同时强调了自己要不断追求正义和品德方面的修养。诗人在心中牢记先辈的教诲,即使身体已经逝去,他的声音和形象仍然历久常新,深深地烙印在了诗人的心中。当诗人回想起先辈的话语和教导时,泪水不能自已地从眼角流下。虽然离开了人世,但先辈的教诲却像一道清泉,在诗人内心中长存不衰,让他坚定地前行。
- 背诵
-
志训堂诗意赏析
-
杨荣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4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