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门家法在

出自清朝刘鹗的《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二
行旅清晨发,柴扉过夜扃。桑麻随地绿,苍藓上阶青。
威武存三略,词华本六经。圣门家法在,随意忆过庭。
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二拼音解读
háng qīng chén
chái fēi guò jiōng
sāng suí 绿
cāng xiǎn shàng jiē qīng
wēi cún sān luè
huá běn liù jīng
shèng mén jiā zài
suí guò t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行者在清晨出发的场景,他过夜后打开柴门出发。周围是翠绿的桑麻和青苔覆盖的台阶,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接着,诗人提到了三略和六经,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诗人表达了对这些经典著作的敬仰之情。此外,他还提到了圣门家法,这指的是儒家学说中的家规家训以及礼仪文化等方面的传承和发扬。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会随意回忆起过去在这个庭院中度过的时光,体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珍视。整篇诗歌洋溢着诗人对大自然和古代文化遗产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行者在清晨出发的场景,他过夜后打开柴门出发。周围是翠绿的桑麻和青苔覆盖的台阶,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行者在清晨出发的场景,他过夜后打开柴门出发。周围是翠绿的桑麻和青苔覆盖的台阶,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接着,诗人提到了三略和六经,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诗人表达了对这些经典著作的敬仰之情。此外,他还提到了圣门家法,这指的是儒家学说中的家规家训以及礼仪文化等方面的传承和发扬。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会随意回忆起过去在这个庭院中度过的时光,体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珍视。整篇诗歌洋溢着诗人对大自然和古代文化遗产的赞美和钦佩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718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