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青苗五亩桑

出自清朝谈迁的《里妇陈氏微甚守志不嫁为录之
鸠声春雨雁声霜,十亩青苗五亩桑。血泪不啼残后镜,寒砧惟捣嫁时裳。
宵光辞绩潜相谢,苛政催租黯自伤。辛苦田家锄笠在,孤儿他日便农装。
里妇陈氏微甚守志不嫁为录之拼音解读
jiū shēng chūn yàn shēng shuāng
shí qīng miáo sāng
xuè lèi cán hòu jìng
hán zhēn wéi dǎo jià shí shang
xiāo guāng qián xiàng xiè
zhèng cuī àn shāng
xīn tián jiā chú zài
ér biàn 便 nóng zhu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农民在封建社会的苦难生活。鸠声和雁声代表春秋两季,意味着农民一年辛苦的种植工作;十亩青苗五亩桑则表示农民所占有的土地非常有限。血泪不啼残后镜则表达了农民承受痛苦而不能发泄的心情,寒砧惟捣嫁时裳说明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宵光辞绩潜相谢和苛政催租黯自伤则描述了封建统治者给农民带来的压迫和剥削,辛苦田家锄笠在则突出了农民艰苦劳动的形象,而孤儿他日便农装则暗示着农村地位低下的人们只得从事耕种以求生计。整个诗歌把农民的生存困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里妇陈氏微甚守志不嫁为录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农民在封建社会的苦难生活。鸠声和雁声代表春秋两季,意味着农民一年辛苦的种植工作;十亩青苗五亩桑则表示农民所占…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农民在封建社会的苦难生活。鸠声和雁声代表春秋两季,意味着农民一年辛苦的种植工作;十亩青苗五亩桑则表示农民所占有的土地非常有限。血泪不啼残后镜则表达了农民承受痛苦而不能发泄的心情,寒砧惟捣嫁时裳说明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宵光辞绩潜相谢和苛政催租黯自伤则描述了封建统治者给农民带来的压迫和剥削,辛苦田家锄笠在则突出了农民艰苦劳动的形象,而孤儿他日便农装则暗示着农村地位低下的人们只得从事耕种以求生计。整个诗歌把农民的生存困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折叠

作者介绍

谈迁 谈迁   谈迁(1594~1657),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朝史事尤其注心。著有《国榷》一书。50多岁完成原稿,但被小偷偷走,在受到打击后,他便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编著一部新的《国榷》。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4382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