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作清籁
出自清朝洪亮吉的《泰山道中 其四》- 山形非徒高,远莫测所届。沧溟三万里,石脉透海外。
当其势奔腾,显越齐鲁界。低瞻饶岳渎,并此析支派。
巍巍兼荡荡,克配天体大。其标难正视,万象怵光怪。
支峰皆整肃,略不涉奇态。风递沧海涛,山前作清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大而壮观的山峰,它的实际高度和范围都无法预测,像是连接着海洋和天空的垂直界限。 山峰在奔腾中展现出其雄伟的气势,跨越了越国和齐国的界限。在低下头俯瞰时,可以看到山峰周围的山谷和支派,但要正视整个山体的全貌却难以把握。 尽管如此,这座山峰依然与天地相配,高远壮美,让人感受到万物的虚幻和不可思议。每一个峰顶都显得整齐肃穆,没有任何怪异的形态,只有风吹过山峰,发出清澈的声音。
- 背诵
-
泰山道中 其四诗意赏析
-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朝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2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