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弭外衅
出自清朝郑孝胥的《柳州兵变》- 左江无安流,柳庆久糜烂。匪梳兵如篦,用人实不善。
奏报多斩获,肃清谓已近。岂知祻未艾,复致柳州叛。
溃卒趋东泉,中渡首亦散。或云陷雒容,桂林殊可患。
大臣顿失措,满局子俱乱。边军才五千,遂欲调其半。
两月仅能达,宁足禦奔窜。藩篱羌自撤,何以弭外衅。
非予执不可,隐忧谁的见?治丝而棼之,抵几为一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唐朝时期发生在广西的一次叛乱。左江是广西境内一条重要的河流,但在叛乱中却不再平静无波。柳庆是当时的广西巡抚,他治理广西多年,但由于腐败、用人不当等原因,导致柳州一带的民众生活状况日益恶化,最终引发了叛乱。 诗中描写了此次叛乱的过程和影响。开始时,广西几乎已经平定,但叛乱仍未结束。许多叛乱者逃往东泉等地,边军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控制局面。官员们陷入困境,无法掌控形势。最后,需要采取行动,治理混乱的局面以防止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作者在最后两句话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认为只有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避免更多的灾难。同时也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
- 背诵
-
柳州兵变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唐朝时期发生在广西的一次叛乱。左江是广西境内一条重要的河流,但在叛乱中却不再平静无波。柳庆是当时的广西巡抚,…展开这首诗是描述唐朝时期发生在广西的一次叛乱。左江是广西境内一条重要的河流,但在叛乱中却不再平静无波。柳庆是当时的广西巡抚,他治理广西多年,但由于腐败、用人不当等原因,导致柳州一带的民众生活状况日益恶化,最终引发了叛乱。 诗中描写了此次叛乱的过程和影响。开始时,广西几乎已经平定,但叛乱仍未结束。许多叛乱者逃往东泉等地,边军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控制局面。官员们陷入困境,无法掌控形势。最后,需要采取行动,治理混乱的局面以防止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作者在最后两句话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认为只有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避免更多的灾难。同时也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折叠 -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2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