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谢若小异
出自清朝郑孝胥的《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主要是在评价一卷书的品质和作者的书法才华。作者认为这卷书有很多忠臣良将名人的历史记录,既值得敬佩也可爱。作者略微浏览了一下,认为这是最好的一卷。同时,作者还对书法进行了评价,认为东洲、石洲两位书法家的作品都已经很完美了,但这卷书中乙盦所写的六首诗更加出色,其韵味极为奇特。虽然作者认为自己的书法水平比不上茂弘安石,但他仍旧能从中看到许多不同之处。他坐在那里阅读书籍,同时还进行着渔猎等运动,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书法已经达到了高超的地步。他认为,写书时不能草率从事,怀素的书法尤其严苛。作者认为理解明道并不会对书法造成太大影响,因为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可以理解古代章草的含义了。周思兼是书法家,他的作品独具匠心,在行草方面尤为突出,虽然他已经年迈,但他的书法依然非常锐利。虽然作者不如倪鸿宝,但他认为写四行的书信已经足够了。与倪鸿宝的书信交流,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而且对书法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
- 背诵
-
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诗意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在评价一卷书的品质和作者的书法才华。作者认为这卷书有很多忠臣良将名人的历史记录,既值得敬佩也可爱。作者略微浏…展开这首诗主要是在评价一卷书的品质和作者的书法才华。作者认为这卷书有很多忠臣良将名人的历史记录,既值得敬佩也可爱。作者略微浏览了一下,认为这是最好的一卷。同时,作者还对书法进行了评价,认为东洲、石洲两位书法家的作品都已经很完美了,但这卷书中乙盦所写的六首诗更加出色,其韵味极为奇特。虽然作者认为自己的书法水平比不上茂弘安石,但他仍旧能从中看到许多不同之处。他坐在那里阅读书籍,同时还进行着渔猎等运动,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书法已经达到了高超的地步。他认为,写书时不能草率从事,怀素的书法尤其严苛。作者认为理解明道并不会对书法造成太大影响,因为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可以理解古代章草的含义了。周思兼是书法家,他的作品独具匠心,在行草方面尤为突出,虽然他已经年迈,但他的书法依然非常锐利。虽然作者不如倪鸿宝,但他认为写四行的书信已经足够了。与倪鸿宝的书信交流,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而且对书法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折叠 -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2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