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生何处风
出自清朝陈沆的《万寿寺七松韵》- 不雨何为怒涛吼,绿云横铺三十亩。生平入寺不拜佛,兹乃绝倒支离叟。
二松在左二松石,三松当中相配偶。旁一大榆羞老丑,掉头意欲墙外走。
灵根日月照不到,元气自贯天地后。我疑七松皆老龙,七龙上天成一松。
不然何故非枝叶,一一变化鳞鬣同。传闻寺建自珰宦,幸未刻画遭俗工。
譬如高人寄庑下,俊骨肯受凡夫容。六时常觉声沸耳,一尘不生何处风。
安得长欃白木柄,斸取琥珀千年红。不愿食之寿无穷,亦不愿作十八公。
但愿骨节撑玲珑,春气不死冰雪胸。歌成似闻松太息,白鹤下来烟外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在佛寺中生长的松树,它被称为“七松”,而其中“二松”和“三松”则被形容为夫妻。这棵松树看起来异常古老,仿佛是七条龙变成的一棵松树。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现出自然力量的浩荡、岁月沉淀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并因此提出了对长寿,坚韧,和永恒的渴望,希望自己拥有像这棵松树一样的强大生命力和内在坚定。
- 背诵
-
万寿寺七松韵诗意赏析
-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朝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1779)举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7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