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

作者:陈沆      朝代:清朝
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原文
春江一雨嫩寒催,水上油云拨不开。
忽被东风吹散尽,好山无数入船来。
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拼音解读
chūn jiāng nèn hán cuī
shuǐ shàng yóu yún kāi
bèi dōng fēng chuī sàn jìn
hǎo shān shù chuán l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春天江上的景象。第一句“春江一雨嫩寒催”表示春雨中气温还很低,让人感到寒冷。第二句“水上油云拨不开”形容江面上飘浮的云彩像一层薄油,被雨水淋湿,难以散开。第三句“忽被东风吹散尽”表明突然间东风吹来,将云彩吹散。最后一句“好山无数入船来”则描绘了江岸两侧美丽的山峦和大量的船只在江上航行的景象。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清新、变幻和生机盎然的特点。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春天江上的景象。第一句“春江一雨嫩寒催”表示春雨中气温还很低,让人感到寒冷。第二句“水上油云拨不开”形容江面…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春天江上的景象。第一句“春江一雨嫩寒催”表示春雨中气温还很低,让人感到寒冷。第二句“水上油云拨不开”形容江面上飘浮的云彩像一层薄油,被雨水淋湿,难以散开。第三句“忽被东风吹散尽”表明突然间东风吹来,将云彩吹散。最后一句“好山无数入船来”则描绘了江岸两侧美丽的山峦和大量的船只在江上航行的景象。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清新、变幻和生机盎然的特点。折叠

作者介绍

陈沆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朝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详情

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原文,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翻译,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赏析,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阅读答案,出自陈沆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3916.html

诗词类别

陈沆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