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调平弦有时倦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琵琶行赠蒲衣子》- 王郎好音能琵琶,千态万恨归边沙。明妃紫台作胡语,公主乌孙思汉家。
慷慨惟凭马上乐,凄凉岂必军中笳。新声鼓出好词曲,三日一调劳红牙。
古词元人百杂剧,新曲《牡丹》兼《浣纱》。伯龙红友供繁弄,酒酣一唱三咨嗟。
改调高弹飒风雨,攒点忽似更虾蟆。手搊口歌声若一,丝肉粉飘如飞花。
小声吹裂漆筚篥,大声掺乱渔阳挝。自矜琵琶与琴应,眩精骇耳非淫哇。
一一晖音合清浊,上腔下柱同整斜。十指绝光若惊电,双袖奋影争流霞。
乱击空中白翎雀,横奔塞上拳毛騧。毛血淋漓尽挥洒,又如胡汉相纷拿。
大雷小雷响四迸,天惊石破愁女娲。儿女呢呢不得语,恩怨尔汝潜相加。
缓调平弦有时倦,掩抑奇态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王郎能够娴熟地弹奏琵琶,通过音乐来表达各种情感。其中,明妃紫台用胡语唱出她的爱恨情仇,而公主乌孙则思念汉家。作者认为,音乐的力量可以在马上流畅地演奏中慷慨豪迈地抒发情感,也可以在军中悲壮的笳声中表达凄凉之情。新颖的词曲以及伯龙红友的共同努力使得音乐更加精彩。在演奏中,琵琶和琴相互映衬,十指灵活地弹奏出清晰而动听的旋律。音乐的力量可以令鸟飞、马奔,也能引起天地的震惊,让人无法言说的情感涌现。 然而,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速度,掌握节奏,并避免过分渲染以至于过于夸张。
- 背诵
-
琵琶行赠蒲衣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王郎能够娴熟地弹奏琵琶,通过音乐来表达各种情感。其中,明妃紫台用胡语唱出她的爱恨情仇,而公主乌孙则思念汉家。…展开这首诗描述了王郎能够娴熟地弹奏琵琶,通过音乐来表达各种情感。其中,明妃紫台用胡语唱出她的爱恨情仇,而公主乌孙则思念汉家。作者认为,音乐的力量可以在马上流畅地演奏中慷慨豪迈地抒发情感,也可以在军中悲壮的笳声中表达凄凉之情。新颖的词曲以及伯龙红友的共同努力使得音乐更加精彩。在演奏中,琵琶和琴相互映衬,十指灵活地弹奏出清晰而动听的旋律。音乐的力量可以令鸟飞、马奔,也能引起天地的震惊,让人无法言说的情感涌现。 然而,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速度,掌握节奏,并避免过分渲染以至于过于夸张。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