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谪来沙阳
出自宋朝李纲的《寓轩用竹为窗隔以禦西风戏成小诗纪其事示志宏》- 昔我自帝所,远谪来沙阳。由春以涉夏,及此秋气凉。
节物日凄紧,白露结为霜。行当入室处,聊复葺我堂。
伐竹制窗牖,朴素无青黄。西风屏寒色,短日来孤光。
草木已零落,但闻菊蕊香。超然适燕处,便足傲羲皇。
释氏戒恋著,一宿寄枯桑。今我日必葺,于道无乃荒。
彼以著故戒,无著何所妨。譬犹梦中境,离著可两忘。
傥能达此理,随寓皆道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诗人写道自己曾经在帝王那里任职,但因为某些原因被贬到了遥远的沙阳。他度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感觉时间飞快,已经到了秋天,白露结成霜,气温骤降。 在这种环境下,诗人决定重新装修自己的房子,用竹子做窗户和门,朴素而不夸张,没有明亮的颜色。在短暂的日光中,他感受到了西风的寒意,草木已经凋谢,只闻得菊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认为自己处于一种高尚的姿态。诗人引用释迦牟尼佛的话来表达他的思想:放弃执着和執著,就能够实现灵性的解放,像梦中的境界般虚无缥缈,追随佛理之道,把所处的地方和环境都当成是修行的场所。
- 背诵
-
寓轩用竹为窗隔以禦西风戏成小诗纪其事示志宏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诗人写道自己曾经在帝王那里任职,但因为某些原因被贬到了遥远的沙阳。他度过…展开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诗人写道自己曾经在帝王那里任职,但因为某些原因被贬到了遥远的沙阳。他度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感觉时间飞快,已经到了秋天,白露结成霜,气温骤降。 在这种环境下,诗人决定重新装修自己的房子,用竹子做窗户和门,朴素而不夸张,没有明亮的颜色。在短暂的日光中,他感受到了西风的寒意,草木已经凋谢,只闻得菊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认为自己处于一种高尚的姿态。诗人引用释迦牟尼佛的话来表达他的思想:放弃执着和執著,就能够实现灵性的解放,像梦中的境界般虚无缥缈,追随佛理之道,把所处的地方和环境都当成是修行的场所。折叠 -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4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