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自朽蠹
出自宋朝王禹偁的《感兴》- 吾尝入深山,溪谷寒且冱。
杉桧颇凌云,岁月自朽蠹。
般输目不见,何由用斤斧。
东山大夫松,中岳金鸡树。
秦政本独夫,则天乃淫妪。
名号被常材,所幸因一顾。
为木岂有命,偶然生要路。
谁取涧底松,立作明堂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深入山谷,看到杉木和桧木高耸云端,但是却已经被岁月侵蚀而慢慢腐朽。作者感到惋惜,因为这些树虽然高大,但由于无法见到自己的价值,也无人来保护它们,因此将会被废弃掉并逐渐衰败。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两棵很有名的树:东山大夫松和中岳金鸡树。他指出,即使这些松树和树木在某个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者忽视,但最终还是得以保存,并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命运和机缘的思考。他认为,生命像是一片木头,没有天意或者特定的意义,只是偶然地存在,取决于是否有人发现、欣赏、保护和使用它。同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能够从涧底找到那颗生长良好的松树,就可以用这颗树作为明堂的柱子。这提示读者,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以便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 背诵
-
感兴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深入山谷,看到杉木和桧木高耸云端,但是却已经被岁月侵蚀而慢慢腐朽。作者感到惋惜,因为这些树虽然高大,但由…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深入山谷,看到杉木和桧木高耸云端,但是却已经被岁月侵蚀而慢慢腐朽。作者感到惋惜,因为这些树虽然高大,但由于无法见到自己的价值,也无人来保护它们,因此将会被废弃掉并逐渐衰败。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两棵很有名的树:东山大夫松和中岳金鸡树。他指出,即使这些松树和树木在某个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者忽视,但最终还是得以保存,并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命运和机缘的思考。他认为,生命像是一片木头,没有天意或者特定的意义,只是偶然地存在,取决于是否有人发现、欣赏、保护和使用它。同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能够从涧底找到那颗生长良好的松树,就可以用这颗树作为明堂的柱子。这提示读者,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以便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折叠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5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