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池亭即事
- 冥心阅群动,亦各趋所安。
胡为名利人,戚戚常鲜欢。
吾生四十四,结佩呼郎官。
掌言入纶阁,待诏直金銮。
匪谓得禄少,所嗟行道难。
前年谪滁上,忧畏双鬓残。
赖有琅邪溪,时濯尘缨冠。
朝佥徙淮海,任重力易殚。
君恩讵可报,感泪涕丸澜。
民瘼不能治,恻隐情悲酸。
况复多病身,名宦心已阑。
归田未果决,怀禄尚盘桓。
公退何所适,池亭一凭栏。
旭日媚春卉,微风生鸣湍。
呵僮勿挟弹,留客不持竿。
用冀鱼鸟驯,熙熙肆游观。
神仙未可学,吏隐聊自宽。
孤吟刻幽石,此义非考盘。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他观察着周围的人们,发现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所认为的目标和安身之所。然而,他认为追逐名利的人常常感到焦虑和失落。他自己曾经担任过官职,在四十四岁时被授予了呼郎官的职务,成为一位高级官员。 他回顾了自己的官场经历,包括进入官场、升迁到纶阁、直至担任金銮殿的待诏。尽管如此,他仍然感到官场上的道路很艰辛,因为道德原则和权力之间的冲突使得前路坎坷难行。他甚至被贬谪到滁州两年,但仍然感激琅邪溪带给他的宁静与舒适。虽然他已经受尽疾病之苦,但他仍然追求退隐并享受自然,同时希望归田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最终选择留在池亭边,欣赏美丽的景色,放下所有的功名利禄,安心地过自己的余生。 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反思,以及他对诗意人生的向往。它表达了一个人在功名利禄面前的矛盾和挣扎,以及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平静的愿望。
- 背诵
-
扬州池亭即事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他观察着周围的人们,发现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所认为的目标和安身之所。然而,…展开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他观察着周围的人们,发现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所认为的目标和安身之所。然而,他认为追逐名利的人常常感到焦虑和失落。他自己曾经担任过官职,在四十四岁时被授予了呼郎官的职务,成为一位高级官员。 他回顾了自己的官场经历,包括进入官场、升迁到纶阁、直至担任金銮殿的待诏。尽管如此,他仍然感到官场上的道路很艰辛,因为道德原则和权力之间的冲突使得前路坎坷难行。他甚至被贬谪到滁州两年,但仍然感激琅邪溪带给他的宁静与舒适。虽然他已经受尽疾病之苦,但他仍然追求退隐并享受自然,同时希望归田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最终选择留在池亭边,欣赏美丽的景色,放下所有的功名利禄,安心地过自己的余生。 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反思,以及他对诗意人生的向往。它表达了一个人在功名利禄面前的矛盾和挣扎,以及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平静的愿望。折叠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扬州池亭即事原文,扬州池亭即事翻译,扬州池亭即事赏析,扬州池亭即事阅读答案,出自王禹偁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1649.html
诗词类别
王禹偁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