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冠葳蕤跨彩翼
出自宋朝曹勋的《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蒙。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彩翼。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召,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
应许下灶为陪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人隐士在天台山上的生活情景。他居住在玉霄峰的天台,周围是云海和山峰,在这里可以看到水光、山影以及相连楼阁的景象,使人感到神秘和崇高。他描绘了一些仙人的传说,比如骑鲸穿越天空、步虚飘风等,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特殊的装扮——缨冠葳蕤跨彩翼。 在半夜里,电雷声响动着整座山峰,但这位隐士只看到一坛松桧,见证了仙公的存在。他离开这片胜境,去城市中体验尘世繁华,但是感觉内心被尘土所填充,有些迷失。回到山间后,猿和鹤向他述说着自己的故事,而竹叶上的露珠和萝月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隐士提到了自己的庙宇——君庵三茅,他与其他凡圣同居于此,共同体验着这个美好的境界,乘云御飞龙。他也想成为这样的仙人,留在此处静心沉思,等待命运的安排。
- 背诵
-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人隐士在天台山上的生活情景。他居住在玉霄峰的天台,周围是云海和山峰,在这里可以看到水光、山影以及相连楼…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人隐士在天台山上的生活情景。他居住在玉霄峰的天台,周围是云海和山峰,在这里可以看到水光、山影以及相连楼阁的景象,使人感到神秘和崇高。他描绘了一些仙人的传说,比如骑鲸穿越天空、步虚飘风等,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特殊的装扮——缨冠葳蕤跨彩翼。 在半夜里,电雷声响动着整座山峰,但这位隐士只看到一坛松桧,见证了仙公的存在。他离开这片胜境,去城市中体验尘世繁华,但是感觉内心被尘土所填充,有些迷失。回到山间后,猿和鹤向他述说着自己的故事,而竹叶上的露珠和萝月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隐士提到了自己的庙宇——君庵三茅,他与其他凡圣同居于此,共同体验着这个美好的境界,乘云御飞龙。他也想成为这样的仙人,留在此处静心沉思,等待命运的安排。折叠 -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3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