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遂后
出自元朝曹之谦的《送梁仲文》- 圣人既已没,圣道遂不传。异端壅正途,榛塞踰千年。
大儒起相承,辟之斯廓然。濂溪回北流,伊洛开洪源。
学者有适从,披云见青天。我生虽多难,闻道早有缘。
中岁苦病目,不得深穷研。梁君河东秀,意气凌孤骞。
探道得奥阃,辩说如河悬。所知非苟知,而亦允蹈焉。
出入口耳者,彼我奚足言。却来自秦京,过我汾水边。
未几复言别,长途北之燕。行看奋六翮,高举凌云烟。
功成名遂后,归老河之湍。相从讲圣学,与子长周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圣人和圣道的思考,并表达了自己学习圣学的决心。作者认为圣人已逝去,而圣道也随之不传。时至今日,邪教异端滋生,阻塞了正常的道路,已有千年之久。 然而,大儒们纷纷起来相承圣学,努力开辟正道。濂溪和伊洛两大河流向东北和东南蜿蜒而去,象征着学者们在圣学中不断探索前进。 虽然作者在中年时因身体原因无法深入研究圣学,但他仍然渴望学习。他听说过梁山君子的高尚品德,受到启发,遂开始致力于学习圣学,最终探得奥秘。他强调他所知非止于表面,而是真正理解并坚持实践。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作者与来访的学者交流圣学的情景。他们畅谈学问,一同追求真理。最后,当功名已成,名声遂就的作者回到老家河畔,继续研究圣学,与学子互相交流,相互扶持。
- 背诵
-
送梁仲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圣人和圣道的思考,并表达了自己学习圣学的决心。作者认为圣人已逝去,而圣道也随之不传。时至今日,邪教异端…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圣人和圣道的思考,并表达了自己学习圣学的决心。作者认为圣人已逝去,而圣道也随之不传。时至今日,邪教异端滋生,阻塞了正常的道路,已有千年之久。 然而,大儒们纷纷起来相承圣学,努力开辟正道。濂溪和伊洛两大河流向东北和东南蜿蜒而去,象征着学者们在圣学中不断探索前进。 虽然作者在中年时因身体原因无法深入研究圣学,但他仍然渴望学习。他听说过梁山君子的高尚品德,受到启发,遂开始致力于学习圣学,最终探得奥秘。他强调他所知非止于表面,而是真正理解并坚持实践。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作者与来访的学者交流圣学的情景。他们畅谈学问,一同追求真理。最后,当功名已成,名声遂就的作者回到老家河畔,继续研究圣学,与学子互相交流,相互扶持。折叠 -
曹之谦
之谦,字益甫,云中应人。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馀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曰:先生之作,其析理知言,择之精,语之详,浑涵经旨,深尚体之工;刊落陈言,及自得之趣。而又抑扬有法,丰约得所。可谓常而知变,醇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8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