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玉声流池尽处

出自元朝戴良的《题永乐寺水竹居(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
一上高楼恨有余,登临事往竟成虚。
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
珮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
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题永乐寺水竹居(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拼音解读
shàng gāo lóu hèn yǒu
dēng lín shì wǎng jìng chéng
lǎo
rèn kuāng gōng shuǐ zhú
pèi shēng liú chí jìn chù
láng gān yǐng dòng yuè lái chū
cóng jīn biàn 便 jié dōng lín shè
xiǎo gāo qíng lǎ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登上高楼望远而感到失落的情感。作者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像过去那样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力,他不再是宫廷里的阁老,而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认可匡公水竹居,表示喜欢它的环境和气氛。他还描述了环境的美丽,如珮玉声在池塘中流淌,琅玕影随着月亮的出现而动荡。最后,他宣布加入东林社,并表示自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带着早晨的钵去祈祷。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永乐寺水竹居(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登上高楼望远而感到失落的情感。作者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像过去那样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力,他不再是宫廷里的阁老,而只是…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登上高楼望远而感到失落的情感。作者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像过去那样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力,他不再是宫廷里的阁老,而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认可匡公水竹居,表示喜欢它的环境和气氛。他还描述了环境的美丽,如珮玉声在池塘中流淌,琅玕影随着月亮的出现而动荡。最后,他宣布加入东林社,并表示自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带着早晨的钵去祈祷。折叠

作者介绍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697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