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沧浪子

出自元朝张雨的《寄洞庭王子正
洞庭山似簇,银阙翠芙蓉。安得沧浪子,同寻缥缈峰。
鱼龙随水落,橘柚待霜浓。未必桃源似,云帆蹑去踪。
寄洞庭王子正拼音解读
dòng tíng shān
yín què cuì róng
ān cāng làng
tóng xún piāo miǎo fēng
lóng suí shuǐ luò
yòu dài shuāng nóng
wèi táo yuán
yún fān niè z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于远方山水的向往。 第一句“洞庭山似簇,银阙翠芙蓉”,形容了洞庭山的壮观和美丽。“洞庭山似簇”表示洞庭山像是一群聚在一起的山峰,“银阙翠芙蓉”则描绘出山上植被的繁盛和缤纷。 第二句“安得沧浪子,同寻缥缈峰”,表现了诗人对彼岸山峦的向往之情。“沧浪子”指的是远方的友人或者知音,他们一起去寻找那神秘的缥缈山峰。 第三句“鱼龙随水落,橘柚待霜浓”,写出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鱼龙随水落”形象地描述了江中游动的鱼龙,而“橘柚待霜浓”则意味着秋天即将到来。 最后一句“未必桃源似,云帆蹑去踪”,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渴望和追求。“桃源”是中国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向往但不一定能到达的地方。“云帆蹑去踪”则描绘了诗人漂泊追寻的情景。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寄洞庭王子正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于远方山水的向往。 第一句“洞庭山似簇,银阙翠芙蓉”,形容了洞庭山的壮观和美…展开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于远方山水的向往。 第一句“洞庭山似簇,银阙翠芙蓉”,形容了洞庭山的壮观和美丽。“洞庭山似簇”表示洞庭山像是一群聚在一起的山峰,“银阙翠芙蓉”则描绘出山上植被的繁盛和缤纷。 第二句“安得沧浪子,同寻缥缈峰”,表现了诗人对彼岸山峦的向往之情。“沧浪子”指的是远方的友人或者知音,他们一起去寻找那神秘的缥缈山峰。 第三句“鱼龙随水落,橘柚待霜浓”,写出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鱼龙随水落”形象地描述了江中游动的鱼龙,而“橘柚待霜浓”则意味着秋天即将到来。 最后一句“未必桃源似,云帆蹑去踪”,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渴望和追求。“桃源”是中国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向往但不一定能到达的地方。“云帆蹑去踪”则描绘了诗人漂泊追寻的情景。折叠

作者介绍

张雨 张雨 张雨(1283~1350)元朝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4983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