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长嘶

出自清朝纳兰性德的《百字令·宿汉儿村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百字令·宿汉儿村拼音解读
qíng huǒ
chèn 西 fēng shāo biàn tiān fāng cǎo
sāi zhòng lái bīng xuě
lěng bìn chuī lǎo
zhǎng
zhēng jiā luàn dòng
bìng chóu huái 怀 bào
dìng zhī jīn
láng shòu sǔn duō shǎo
biàn 便 shì nǎo mǎn cháng féi
shàng nán xiāo shòu
huāng yān luò zhào
kuàng wén yuán qiáo cuì hòu
fēi jiǔ fēng diào
huí fēng hán
shòu jiàng chéng yuǎn
mèng xiàng jiā shān rào
máng máng bǎi gǎn
píng gāo wéi yǒu qīng xià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yú)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bìn)丝吹老。牧马长嘶(sī),征笳(jiā)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yǔ)郎瘦损多少。
无情的野火,趁着阵阵西风,烧光了天涯芳草。冰天雪地里再次来到边塞,鬓发染霜,我已被寒风吹老。牧马长嘶,胡笳乱鸣,一并闯进我忧愁的怀抱。定然知道今天晚上,我这个庾信般多愁善感的诗人,会瘦掉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qiáo)(cuì)后,非复酒垆(lú)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即便是脑满肠肥的过去,尚且难以消受,这里的荒烟落照。更何况司马相如早已憔悴,不再有当垆卖酒的风流格调。回乐峰彻骨寒冷,受降城如此僻远,思念家乡的梦儿夜夜萦绕。登高凭栏,四野茫茫,不由百感交织,只能向着远方,发出一声清啸。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37页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37页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yú)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bìn)丝吹老。牧马长嘶(sī),征笳(jiā)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yǔ)郎瘦损多少。
百字令:词牌名,即念奴娇。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汉儿村: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境内。榆塞:榆关,即山海关。“牧马”两句:汉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庾郎:北周诗人庾信。他身经丧乱,作品饱含愁思,曾作《愁赋》。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qiáo)(cuì)后,非复酒垆(lú)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脑满肠肥:不操心的人,吃得饱,养得胖。文园:指司马相如。酒垆风调: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和妻子卓文君在酒店当垆卖酒。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受降城:有三处,这里泛指边塞。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37页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37页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上片写塞上萧瑟荒凉之景,再借用多愁多病的庾郎典映自己,表现词人心中绵绵的伤感情怀。

  下片进一步渲染愁怨之深,以“便是” “何况”步步写来,层层烘托,一咏三叹,婉转曲折,并以“文园憔悴”的典故突显了此刻的乡愁,感情所至,情韵深挚,自有扣人心弦的力量。

  全词除了抒写远在边关的征夫怀人思乡的愁情外,还把“脑满肠肥"、“五陵公子”和“文园”、 “庾郎”(也是作者自况)对比,为才人薄命痴儿多福而不平。

参考资料:

1、 董平.纳兰性德词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25页
2、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13.11:第124页
参考资料:
1、 董平.纳兰性德词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09月第1版:第205页
,
2、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124页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百字令·宿汉儿村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荒凉、寂寞和疲劳的感觉。作者通过描绘野火燃烧天涯芳草和在冰雪里重来的榆塞,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牧马…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荒凉、寂寞和疲劳的感觉。作者通过描绘野火燃烧天涯芳草和在冰雪里重来的榆塞,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牧马长嘶,征笳乱动,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和征服所带来的痛苦和困难。 在第二段中,作者认为即使他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无法消除内心的孤独和挫折。他还提到了文人墨客的沮丧,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作者在回顾过去的同时,展望未来,并展示了他的情感和精神力量。他高唱清啸,宣泄百感交集,向远方的回乐峰和受降城吹奏。整首诗揭示了诗人的悲痛、愁绪和坚韧的品格。折叠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4632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