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臛自调尝
出自宋朝梅尧臣的《新霜感》-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初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筹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哀悼亲人死去的诗,诗人描述他怀念已故母亲的情感。诗中衣服上的露和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忧愁和今日的哀伤交织在一起。而隔着三寸的棺材,母亲仿佛已经在遥远的乡土,再也听不到他的呼唤,他的哭泣,也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他回忆起母亲曾经缝补自己的衣服并做好了饭菜,以免自己受饥寒,感慨万分。最后,诗人表示他无法再忍受母亲离去的痛苦,心灵深处有百般感觉,想要询问苍天。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离去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 背诵
-
新霜感诗意赏析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61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