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糠为帝师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咏怀 其九》- 庖人烹赤鱼,鱼尾何离筛。风雷起神鼎,俄然摩天飞。
冠霞登紫宫,骖鹿上兰池。遨游经四澥,回顾伤黍离。
潜龙贵勿用,秕糠为帝师。至道久蝉蜕,七圣莫能知。
悠悠具茨云,吹笙何参差。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传统的神话题材诗歌,意在描述一个超凡脱俗的人物。 首先,庖人烹赤鱼,表现出主角有非同寻常的能力和智慧,他能够料理上好的赤鱼,而且还能分离鱼尾。接着,风雷起来,神鼎也随之出现,主角乘坐神鼎,飞向天际。 在紫宫、兰池等神话背景下,主角遨游四澥,回顾黍离,表现他的超凡脱俗和卓越的修为。然后诗中提到潜龙贵勿用,秕糠为帝师,表明主角不需要太过华丽的外在装备,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和智慧。 最后,诗中说至道久蝉蜕,七圣莫能知,表现主角已经达到了修炼的巅峰,无人能及。最后两句“悠悠具茨云,吹笙何参差”则表达了对主角仙境般的生活的美好想象。
- 背诵
-
咏怀 其九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传统的神话题材诗歌,意在描述一个超凡脱俗的人物。 首先,庖人烹赤鱼,表现出主角有非同寻常的能力和智慧,他…展开这首诗是一首传统的神话题材诗歌,意在描述一个超凡脱俗的人物。 首先,庖人烹赤鱼,表现出主角有非同寻常的能力和智慧,他能够料理上好的赤鱼,而且还能分离鱼尾。接着,风雷起来,神鼎也随之出现,主角乘坐神鼎,飞向天际。 在紫宫、兰池等神话背景下,主角遨游四澥,回顾黍离,表现他的超凡脱俗和卓越的修为。然后诗中提到潜龙贵勿用,秕糠为帝师,表明主角不需要太过华丽的外在装备,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和智慧。 最后,诗中说至道久蝉蜕,七圣莫能知,表现主角已经达到了修炼的巅峰,无人能及。最后两句“悠悠具茨云,吹笙何参差”则表达了对主角仙境般的生活的美好想象。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