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

出自宋朝欧阳修的《赠李士宁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
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
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
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
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
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
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
尝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
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赠李士宁拼音解读
shǔ kuáng shì níng zhě
xié zhèng
hún shì shǐ 使 rén
guǐ jué fēi háng
píng shēng
duì jiǔ shí gāo yǒng
chū zhe
chū duō jìn
qīng cái jiě rén nán
dào míng xìng
jīn qián mǎi jiǔ zuì gāo lóu
míng yuè kōng chuáng mián xǐng
shēn hǎi wéi jiā
háng wàn liáo chéng xìng
cǎi yào mài dōu shì
yòu diǎn shí huà huáng jīn
jìn gàn gōng qīng
tuì 退 yǐn shān lín
zhī yóu zhě dàn ài rén ér jiàn shù
ān zhī xīn
wén yǒu dào zhī shì yóu xīn tài
xiāo yáo chū
cháng dào
néng huǒ
shuǐ
cháng wén
ér wèi jiàn rén
rén zhī
rán yán chún shī
háng chún
ér huá wán shì
dōng fāng shuò zhī l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宁者的蜀地狂士,他不是邪恶也不算正直,他的行为举止令人难以捉摸,经常让人产生怀疑之心。尽管他平日不善于写作,但在自己饮酒高歌的时候却能够唱出奇特而有力的诗歌。他浪费自己的财富来解决别人难题,但并不在乎名望和家族背景。他会花大笔金钱购买酒和在高楼中醉卧,但他也可以在月下的空床上安然入睡。他将四海之地视为自己的家园,独自旅行万里仅仅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不靠采药出售谋生,也不搞点石成金之类的神秘事情。他既不想涉足公务之中,也不想隐居山林之间。与他交往的人只是因为欣赏他的人格魅力,并不关心他的具体技艺和手段。作者认为像宁者这样的道士,游走于虚无之间,逍遥自在地进出,对道理了解得很深,常常与道理相伴而居。正是由于这样的修行之下,他可以入火不热,入水不濡。虽然听说过宁者的讲话,但从未见过他本人,作者对他的评价不禁有些矛盾,认为他的言行不纯粹,缺乏真正的德行,且有滑稽嬉笑玩世不恭之风,像东方朔那样的流氓。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李士宁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宁者的蜀地狂士,他不是邪恶也不算正直,他的行为举止令人难以捉摸,经常让人产生怀疑之心。尽管他平日不善…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宁者的蜀地狂士,他不是邪恶也不算正直,他的行为举止令人难以捉摸,经常让人产生怀疑之心。尽管他平日不善于写作,但在自己饮酒高歌的时候却能够唱出奇特而有力的诗歌。他浪费自己的财富来解决别人难题,但并不在乎名望和家族背景。他会花大笔金钱购买酒和在高楼中醉卧,但他也可以在月下的空床上安然入睡。他将四海之地视为自己的家园,独自旅行万里仅仅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不靠采药出售谋生,也不搞点石成金之类的神秘事情。他既不想涉足公务之中,也不想隐居山林之间。与他交往的人只是因为欣赏他的人格魅力,并不关心他的具体技艺和手段。作者认为像宁者这样的道士,游走于虚无之间,逍遥自在地进出,对道理了解得很深,常常与道理相伴而居。正是由于这样的修行之下,他可以入火不热,入水不濡。虽然听说过宁者的讲话,但从未见过他本人,作者对他的评价不禁有些矛盾,认为他的言行不纯粹,缺乏真正的德行,且有滑稽嬉笑玩世不恭之风,像东方朔那样的流氓。折叠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修幼年丧父,家贫力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在西京三年,与钱惟演、梅尧臣、苏舜钦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宣德郎。三年,以直言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庆历中,以右正言知制诰,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821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