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挥毫落簿书

出自宋朝强至的《寄齐州曾子固学士
历山名重舜耕馀,太守文章世罕如。
但见清风变齐鲁,未闻紫诏起严徐。
最宜视草归时训,可惜挥毫落簿书
千骑行春且乘兴,里无胜母莫回车。
寄齐州曾子固学士拼音解读
shān míng zhòng shùn gēng
tài shǒu wén zhāng shì hǎn
dàn jiàn qīng fēng biàn
wèi wén zhào yán
zuì shì cǎo guī shí xùn
huī háo luò 簿 shū
qiān háng chūn qiě chéng xìng
shèng huí chē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赞扬历山地区的文化和风景。其中,“历山名重”指的是历山在当时的名气很高,“舜耕余”则暗示着历山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有耕种之美,“太守文章世罕如”则是称赞当时历山太守的才学非常出色。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一些变化,比如“清风变齐鲁”,意味着历山的气候和景色与山东的齐鲁大地相似,但同时也表示历山不再是原本的模样,“未闻紫诏起严徐”有些失望地表示没有听到皇帝赐予历山官员的表彰。 最后两句诗则是倡导“视草归时训”的思想,即回顾过去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而“千骑行春且乘兴,里无胜母莫回车”则是鼓励人们乘着好春光,放松心情,去欣赏历山的美景,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回家探望母亲。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寄齐州曾子固学士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赞扬历山地区的文化和风景。其中,“历山名重”指的是历山在当时的名气很高,“舜耕余”则暗示着历山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展开
这首诗是在赞扬历山地区的文化和风景。其中,“历山名重”指的是历山在当时的名气很高,“舜耕余”则暗示着历山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有耕种之美,“太守文章世罕如”则是称赞当时历山太守的才学非常出色。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一些变化,比如“清风变齐鲁”,意味着历山的气候和景色与山东的齐鲁大地相似,但同时也表示历山不再是原本的模样,“未闻紫诏起严徐”有些失望地表示没有听到皇帝赐予历山官员的表彰。 最后两句诗则是倡导“视草归时训”的思想,即回顾过去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而“千骑行春且乘兴,里无胜母莫回车”则是鼓励人们乘着好春光,放松心情,去欣赏历山的美景,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回家探望母亲。折叠

作者介绍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朝强汝询《求益…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554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