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久凭诗作社

出自金朝刘迎的《赠董丞秉国
迫窄十年冠盖场,谁怜王谢有诸郎。俗缘不脱三生债,豪气都无万丈长。
遣兴久凭诗作社,避愁专欲酒为乡。黄尘投老逢青眼,赖有知音未可忘。
赠董丞秉国拼音解读
zhǎi shí nián guàn gài chǎng
shuí lián wáng xiè yǒu zhū láng
yuán tuō sān shēng zhài
háo dōu wàn zhàng zhǎng
qiǎn xìng jiǔ píng shī zuò shè
chóu zhuān jiǔ wéi xiāng
huáng chén tóu lǎo féng qīng yǎn
lài yǒu zhī yīn wèi wà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王之涣在逆境中的生活与心态。第一句“迫窄十年冠盖场”意为“经历了十年的挤压和逼迫”,形容他处境不佳。接下来两句“谁怜王谢有诸郎。俗缘不脱三生债”,表现出作者对世俗冷漠无情的感慨,即使是身为王谢世家的子弟,也难以得到同情和帮助。而“三生债”则指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的因果关系。 第二句“豪气都无万丈长”说明了作者在面对逆境时的无奈和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写诗和饮酒来发泄自己的情感和寻找安慰,“遣兴久凭诗作社,避愁专欲酒为乡”。最后一句“黄尘投老逢青眼,赖有知音未可忘”表示作者虽然经历了困苦,但仍然有人欣赏他的才华,因此感到庆幸和感激。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董丞秉国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王之涣在逆境中的生活与心态。第一句“迫窄十年冠盖场”意为“经历了十年的挤压和逼迫”,形容他处境不佳。接下…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王之涣在逆境中的生活与心态。第一句“迫窄十年冠盖场”意为“经历了十年的挤压和逼迫”,形容他处境不佳。接下来两句“谁怜王谢有诸郎。俗缘不脱三生债”,表现出作者对世俗冷漠无情的感慨,即使是身为王谢世家的子弟,也难以得到同情和帮助。而“三生债”则指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的因果关系。 第二句“豪气都无万丈长”说明了作者在面对逆境时的无奈和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写诗和饮酒来发泄自己的情感和寻找安慰,“遣兴久凭诗作社,避愁专欲酒为乡”。最后一句“黄尘投老逢青眼,赖有知音未可忘”表示作者虽然经历了困苦,但仍然有人欣赏他的才华,因此感到庆幸和感激。折叠

作者介绍

刘迎 刘迎 刘迎(?—1180)金代诗人、词人,字无党,号无诤居士。东莱(今山东莱州)人。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114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