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门知缓急
出自宋朝苏轼的《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予昔少年日,气盖里闾侠。
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
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妻孥真敝履,脱弃何足惜。
四大犹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发无上,愿老灵山宅。
世事子如何,禅心久空寂。
世间出世间,此道无两得。
故应入枯槁,习气要除拂。
丈夫生岂易,趣舍志匪石。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迈的人回顾自己人生经历和感悟。他在年少时有着侠义之气,勇往直前,但如今却已白发苍苍,孤独无依。他感叹金钱已经花光,身边没有妻子和孩子,岁月匆匆,人生也已到了暮年。他认为,像他这样的好汉和老马已经不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和精神世界的成长。对于这个人来说,禅修已经成为了他内心的信仰和寄托。 诗中虽然用了一些比喻和隐喻,但主题是明确的:人生苦短,应该注重内心的修行和精神的成长,而非物质的追求。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释放灵魂的渴望。
- 背诵
-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注释
【狮子吼】1.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请饭上方香积中,化座灯王狮子吼。”2.泛指传经说法。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吼。”宋杨万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诗流倡和秋虫鸣,僧房问答狮子吼。”明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参见“师子吼”。3.喻悍妻怒骂之声。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宋陈慥(字季常)好谈佛,而其妻悍妒,故苏轼以佛家语赋诗戏之。亦省作“狮吼”。《再生缘》第五四回:“龙图惧内愁狮吼,难道説,朕亦低头怕尔强?”清赵翼《西岩招同沉既堂王梦楼两前辈燕集》诗:“閫政严或跪请咎,君家伉儷无狮吼。”参见“河东狮吼”。…展开【狮子吼】1.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请饭上方香积中,化座灯王狮子吼。”2.泛指传经说法。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吼。”宋杨万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诗流倡和秋虫鸣,僧房问答狮子吼。”明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参见“师子吼”。3.喻悍妻怒骂之声。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宋陈慥(字季常)好谈佛,而其妻悍妒,故苏轼以佛家语赋诗戏之。亦省作“狮吼”。《再生缘》第五四回:“龙图惧内愁狮吼,难道説,朕亦低头怕尔强?”清赵翼《西岩招同沉既堂王梦楼两前辈燕集》诗:“閫政严或跪请咎,君家伉儷无狮吼。”参见“河东狮吼”。折叠闻潮阳吴子野出家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迈的人回顾自己人生经历和感悟。他在年少时有着侠义之气,勇往直前,但如今却已白发苍苍,孤独无依。他感叹金…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迈的人回顾自己人生经历和感悟。他在年少时有着侠义之气,勇往直前,但如今却已白发苍苍,孤独无依。他感叹金钱已经花光,身边没有妻子和孩子,岁月匆匆,人生也已到了暮年。他认为,像他这样的好汉和老马已经不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和精神世界的成长。对于这个人来说,禅修已经成为了他内心的信仰和寄托。 诗中虽然用了一些比喻和隐喻,但主题是明确的:人生苦短,应该注重内心的修行和精神的成长,而非物质的追求。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释放灵魂的渴望。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