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谓奴不直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同昌叔赋雁奴
雁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嗟哉此为奴,至性能恳恻。
人将伺其殆,奴辄告之亟。
举群寤而飞,机巧无所得。
夜或以火取,奴鸣火因匿。
频惊莫我捕,顾谓奴不直
嗷嗷身百忧,泯泯众一息。
相随入矰缴,岂不听者惑。
偷安与受绐,自古有亡国。
君看雁奴篇,祸福甚明白。
同昌叔赋雁奴拼音解读
yàn yàn dìng
suí yáng nán běi
jiē zāi wéi
zhì xìng néng kěn
rén jiāng dài
zhé gào zhī
qún ér fēi
qiǎo suǒ
huò huǒ
míng huǒ yīn
pín jīng
wèi zhí
áo áo shēn bǎi yōu
mǐn mǐn zhòng
xiàng suí zēng jiǎo
tīng zhě huò
tōu ān shòu dài
yǒu wáng guó
jūn kàn yàn piān
huò shèn míng b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受人驯养的雁。它没有固定的栖息地,而是随着太阳的方向南北迁徙。诗中描绘了雁奴对主人的恳求和抗争,但最终还是被捕获并入笼。此诗表达了对自由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颂,并警示人们不要偷安和屈从于权势之下,否则将会面临灭亡的命运。作者通过雁奴的遭遇来表达了对个体自由和尊严的关注,同时也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同昌叔赋雁奴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受人驯养的雁。它没有固定的栖息地,而是随着太阳的方向南北迁徙。诗中描绘了雁奴对主人的恳求和抗争,但最终还…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受人驯养的雁。它没有固定的栖息地,而是随着太阳的方向南北迁徙。诗中描绘了雁奴对主人的恳求和抗争,但最终还是被捕获并入笼。此诗表达了对自由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颂,并警示人们不要偷安和屈从于权势之下,否则将会面临灭亡的命运。作者通过雁奴的遭遇来表达了对个体自由和尊严的关注,同时也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951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