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齐安寺山亭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朝
题齐安寺山亭原文
此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
怅望心常折,殷懃手自栽。
暮年逢火改,晴日对花开。
万里乌塘路,春风自往来。
题齐安寺山亭拼音解读
shān zhí zhú
guó yǒu yáng méi
chàng wàng xīn cháng shé
yīn qín shǒu zāi
nián féng huǒ gǎi
qíng duì huā kāi
wàn táng
chūn fēng wǎng l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一句"此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描述了故乡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景象;第二句"怅望心常折,殷懃手自栽"则表现出了作者在异地生活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努力与热爱;第三句"暮年逢火改,晴日对花开"则表达了作者在晚年回到故乡并享受生活的喜悦;最后两句"万里乌塘路,春风自往来" 则描绘了故乡美好的自然环境以及春天温暖的气息。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乡愁和对生活的热爱。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题齐安寺山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一句"此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描述了故乡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景象;第二…展开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一句"此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描述了故乡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景象;第二句"怅望心常折,殷懃手自栽"则表现出了作者在异地生活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努力与热爱;第三句"暮年逢火改,晴日对花开"则表达了作者在晚年回到故乡并享受生活的喜悦;最后两句"万里乌塘路,春风自往来" 则描绘了故乡美好的自然环境以及春天温暖的气息。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乡愁和对生活的热爱。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详情

题齐安寺山亭原文,题齐安寺山亭翻译,题齐安寺山亭赏析,题齐安寺山亭阅读答案,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6993.html

诗词类别

王安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