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窈窕鸟争舞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寄题众乐亭》- 陵阳游观吾所好,恨不即过众乐亭。
尝闻彷佛入梦寐,吟笔自欲图丹青。
千峰秀出百里外,忽於其上峥檐楹。
朝云嘘岩日暖暖,夜水落涧风泠泠。
春花窈窕鸟争舞,夏木荫郁猿哀鸣。
潦收叶落天地爽,海月影到山川明。
篮舆晨出谁与适,坐与万物观虚盈。
令思民事不忍後,田间笑语催蚕耕。
吏休归舍狱讼少,墟落饮酒欲秋成。
唯愁一日夺令去,出来老稚交逢迎。
彼民安知方禄仕,徒喜使我宽逋征。
令知道义士林服,遗爱岂用吾诗评。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陵阳游览的喜爱,并希望能够尽快到达乐亭,与他人一同欣赏美景。在他的想象中,美景如入梦中,他也想以自己的笔墨描绘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千峰秀丽的景象,包括云雾和阳光、流水和风。春天里有花儿,夏天里有树木和猿鸣。秋收之后,风景依然动人,海月的影子照耀着山川。 最后,诗人在篮舆上出发,沿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不愿离开这里,因为他担心一旦离去,就无法再次体验这种美好。他说道,“身为令人,民事不忍离去;田间笑语催蚕耕。”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仁义之士的敬佩,认为他们的遗爱是无法用诗歌来评价的。
- 背诵
-
寄题众乐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陵阳游览的喜爱,并希望能够尽快到达乐亭,与他人一同欣赏美景。在他的想象中,美景如入梦中,他也想以自己的…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陵阳游览的喜爱,并希望能够尽快到达乐亭,与他人一同欣赏美景。在他的想象中,美景如入梦中,他也想以自己的笔墨描绘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千峰秀丽的景象,包括云雾和阳光、流水和风。春天里有花儿,夏天里有树木和猿鸣。秋收之后,风景依然动人,海月的影子照耀着山川。 最后,诗人在篮舆上出发,沿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不愿离开这里,因为他担心一旦离去,就无法再次体验这种美好。他说道,“身为令人,民事不忍离去;田间笑语催蚕耕。”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仁义之士的敬佩,认为他们的遗爱是无法用诗歌来评价的。折叠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9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