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进退各有理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
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
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
会将筑室返耕钓,相与此处吟山湖。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拼音解读
zhī shì shū
wàn shì qiú kōng
shī xīn guà
táng shōu shēn yǒu
táng yīn zhì shí shuāng niè
shí jiǎo zhú qīng shū
lái jiào gān dǎn huō
kuàng nǎi yàn zuò qióng cháo
chū jiù shí yǒng
zhuàng kàn yóu
fēng chē féi zǎi háo jié
shǎo zhì yuàn duō yōu
shǐ zhī jìn tuì 退 yǒu
zào wèi fèn xián
huì jiāng zhù shì fǎn gēng diào
xiàng chù yín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浮溪寺题长安道上》。诗中描绘了一个禅宗僧侣在浮屠法门下修行的情景。 首先,浮屠之法与世俗不同,追求的是心灵的空虚和超脱。师父教导弟子要以此为信条,不被物质所牵扰,收心静心。堂内放置石头,竹子,环境清幽,让人感到宁静。 接着,诗人借口聚会,感慨自己曾经勇敢地解决问题,但现在却经常陷入烦恼之中。他领悟到进退须谨慎,不能轻率行事,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最后,白居易提出,离开尘世,回归田园生活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他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在这个环境里吟咏山水,享受宁静祥和的生活。整篇诗歌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浮溪寺题长安道上》。诗中描绘了一个禅宗僧侣在浮屠法门下修行的情景。 首先,浮屠之法与世俗不…展开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浮溪寺题长安道上》。诗中描绘了一个禅宗僧侣在浮屠法门下修行的情景。 首先,浮屠之法与世俗不同,追求的是心灵的空虚和超脱。师父教导弟子要以此为信条,不被物质所牵扰,收心静心。堂内放置石头,竹子,环境清幽,让人感到宁静。 接着,诗人借口聚会,感慨自己曾经勇敢地解决问题,但现在却经常陷入烦恼之中。他领悟到进退须谨慎,不能轻率行事,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最后,白居易提出,离开尘世,回归田园生活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他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在这个环境里吟咏山水,享受宁静祥和的生活。整篇诗歌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8807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