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出孤梢

出自宋朝文同的《已师竹杖
已师杖奇竹,坐亦不去手。
循摩莹且腻,瘦骨何蚴蟉。
丛枝抱奇节,两两相对走。
寻常出孤梢,上下分左右。
如何此独异,在产固非偶。
师初得之谁,此实世未有。
不为师所用,亦共众植朽。
愿师勿弃置,珍之比灵寿。
已师竹杖拼音解读
shī zhàng zhú
zuò shǒu
xún yíng qiě
shòu yòu liào
cóng zhī bào jiē
liǎng liǎng xiàng duì zǒu
xún cháng chū shāo
shàng xià fèn zuǒ yòu
zài chǎn fēi ǒu
shī chū zhī shuí
shí shì wèi yǒu
wéi shī suǒ yòng
gòng zhòng zhí xiǔ
yuàn shī zhì
zhēn zhī líng shòu 寿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已经成为大师的人,手持着一根稀奇古怪的竹杖,坐在那里不肯离开杖的手。这根竹杖的表面光滑而细腻,但是却能够摩擦出声响,看上去非常瘦小,却有着异常坚韧的内核。 这根竹杖的枝丫十分奇异,抱着许多节状物,两两相对地生长着。不仅如此,它还从顶端分出了众多的枝条,朝着左右两侧延伸而去,形态特殊,与众不同。尽管如此,它并不是产生于偶然之间,它有着自己的规律和存在意义。 这根竹杖最初是由谁得到的,实际上是没有确切的答案。虽然它也许并不适合作为师傅工作中的辅助工具,但它与其他普通的竹杖一样,都是众生共同的财富。作者希望这根竹杖永远不会被遗弃,而是像珍贵的灵药一样被人们所珍视。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已师竹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已经成为大师的人,手持着一根稀奇古怪的竹杖,坐在那里不肯离开杖的手。这根竹杖的表面光滑而细腻,但是却能…展开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已经成为大师的人,手持着一根稀奇古怪的竹杖,坐在那里不肯离开杖的手。这根竹杖的表面光滑而细腻,但是却能够摩擦出声响,看上去非常瘦小,却有着异常坚韧的内核。 这根竹杖的枝丫十分奇异,抱着许多节状物,两两相对地生长着。不仅如此,它还从顶端分出了众多的枝条,朝着左右两侧延伸而去,形态特殊,与众不同。尽管如此,它并不是产生于偶然之间,它有着自己的规律和存在意义。 这根竹杖最初是由谁得到的,实际上是没有确切的答案。虽然它也许并不适合作为师傅工作中的辅助工具,但它与其他普通的竹杖一样,都是众生共同的财富。作者希望这根竹杖永远不会被遗弃,而是像珍贵的灵药一样被人们所珍视。折叠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0559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