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来桃李春未晚
出自宋朝吴儆的《送王国器归宣城》- 吾不送君以南浦伤离之曲,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别之觞。
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
槐花黄时举子忙,君心应逐白云翔。
君来桃李春未晚,喜君幽韵如兰芳。
东风披拂香满路,君不即人人岂忘。
澄江静练楚天长,叠嶂高楼秋月凉。
使君高会罗红妆,樽前醉客第王杨。
明年上国富春光,风帘烟柳沙河塘。
集英班退马足疾,都人争看绿衣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分别之际的情景。诗人表示不愿用伤感的曲子送别,也不想在别离时摆酒惜别。他祝福朋友马上出发,沿途欣赏到乡间美景,心情随着白云飞舞而高昂。诗人赞美朋友的才华优雅,期待明年再相聚,观赏春光和美景,享受生活的快乐。最后,诗人描述了樽前醉客和王杨在宴会上的欢乐场面,预示着未来的美好。
- 背诵
-
送王国器归宣城注释
【槐花黄】古代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策蹇上长安,日夕无休歇;但见槐花黄,如何不心急?”参见“槐花黄,举子忙”。…展开【槐花黄】古代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策蹇上长安,日夕无休歇;但见槐花黄,如何不心急?”参见“槐花黄,举子忙”。折叠送王国器归宣城诗意赏析
-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8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