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正尔甚易与
出自宋朝张元干的《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书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克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
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
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
於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陕襟江湖。
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薄游魂孤。
古今从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
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
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整顿乾坤赖公等,我病只合山林居。
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与君痛饮遽成别,努力强饭供时须。
男儿富贵亦细事,否泰相反分贤愚。
酒酣起舞莫作恶,行矣自爱千金躯。
本朝再造旧基业,速拯涂炭疲氓萝。
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余。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志士的抱负和政治目标。他热爱读书,熟悉历史地理,渴望恢复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他有远大的眼光和胸襟,能够指导和管理各种事务。他深知纷争导致的祸害,希望消除内外敌人的威胁,恢复社会的安定和和谐。他相信自己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些目标,同时也希望得到众人的支持和协助。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国家的杰出领袖。
- 背诵
-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注释
【千金躯】身体之宝贵。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一:“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唐杜甫《哀王孙》诗:“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善保千金躯,长视同心结。”典【难兄难弟】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北史·宋隐等传论》:“正玄难兄难弟,信为美哉!”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竇臮、竇永)者,游艺絶伦,友谊尤篤,真难兄难弟哉!”明谢谠《四喜记·双桂联芳》:“天马步瀛洲,恩赐黄封杏花酒。喜难兄难弟,并占鰲头。”《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2.比喻两物并美,各有千秋。亦作“难弟难兄”。清魏源《二室行》:“太室之胜山内藏,少室之奇山外仰。难弟难兄孰相让?”3.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清李渔《蜃中楼·阃闹》:“一个不通文理,一个不达时务,真是难兄难弟。”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但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和南北朝时代的四六骈文,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其实是难兄难弟。”彼此曾共患难或同处困境的人。元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难兄难弟俱白髮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邹韬奋《经历》四六:“除‘家长’外,我们还有几个‘难兄难弟’,倘若这里所用的‘难’字可作‘共患难’的‘难’字解。”郑义《迷雾》八:“方玉桦一言未发,但看得出她也有点激动,她显然记起他们是一九五七年的难兄难弟。”…展开【千金躯】身体之宝贵。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一:“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唐杜甫《哀王孙》诗:“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善保千金躯,长视同心结。”典【难兄难弟】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北史·宋隐等传论》:“正玄难兄难弟,信为美哉!”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竇臮、竇永)者,游艺絶伦,友谊尤篤,真难兄难弟哉!”明谢谠《四喜记·双桂联芳》:“天马步瀛洲,恩赐黄封杏花酒。喜难兄难弟,并占鰲头。”《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2.比喻两物并美,各有千秋。亦作“难弟难兄”。清魏源《二室行》:“太室之胜山内藏,少室之奇山外仰。难弟难兄孰相让?”3.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清李渔《蜃中楼·阃闹》:“一个不通文理,一个不达时务,真是难兄难弟。”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但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和南北朝时代的四六骈文,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其实是难兄难弟。”彼此曾共患难或同处困境的人。元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难兄难弟俱白髮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邹韬奋《经历》四六:“除‘家长’外,我们还有几个‘难兄难弟’,倘若这里所用的‘难’字可作‘共患难’的‘难’字解。”郑义《迷雾》八:“方玉桦一言未发,但看得出她也有点激动,她显然记起他们是一九五七年的难兄难弟。”折叠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诗意赏析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98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