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矜夸一千载
出自唐朝杜甫的《石犀行》-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秦朝时期的蜀汉太守刻下三只犀牛石像,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力和能力。然而,虽然人们经常使用“厌胜法”来控制水流,但天生的江水仍向东流。蜀汉人以为他们的文化在千年之内一直是最高峰的,但如今这种骄傲已泛滥成灾,使得他们与张仪楼疏远。今年的洪水摧毁了许多村庄,这一事实可能会使神灵感到惭愧。尽管如此,堤防的建设仍然需要集体努力,木头和石头被高高地堆起来,在清秋的日子里提供保护。先王的治理法则都是符合正义道路的,所以即使有鬼怪参与其中,也不会作恶。可惜的是,这三只犀牛没有经济价值,只是长江中逝去的一个缺口。只有调整好自然界的元气,才能避免洪水肆虐,灾病滋生。希望有勇士拿起天纲,平定受灾的地区,重新建立安宁的环境。
- 背诵
-
石犀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朝时期的蜀汉太守刻下三只犀牛石像,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力和能力。然而,虽然人们经常使用“厌胜法”来控制水流,但…展开这首诗描绘了秦朝时期的蜀汉太守刻下三只犀牛石像,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力和能力。然而,虽然人们经常使用“厌胜法”来控制水流,但天生的江水仍向东流。蜀汉人以为他们的文化在千年之内一直是最高峰的,但如今这种骄傲已泛滥成灾,使得他们与张仪楼疏远。今年的洪水摧毁了许多村庄,这一事实可能会使神灵感到惭愧。尽管如此,堤防的建设仍然需要集体努力,木头和石头被高高地堆起来,在清秋的日子里提供保护。先王的治理法则都是符合正义道路的,所以即使有鬼怪参与其中,也不会作恶。可惜的是,这三只犀牛没有经济价值,只是长江中逝去的一个缺口。只有调整好自然界的元气,才能避免洪水肆虐,灾病滋生。希望有勇士拿起天纲,平定受灾的地区,重新建立安宁的环境。折叠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5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