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鞍白马谁家宿
出自唐朝崔颢的《渭城少年行》-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
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旅人归途中的一些景象。作者描述了洛阳三月梨花飞舞,行人赶路回归秦地。在路上,作者遇到了一个来自长安的驿使,并向他询问了长安的情况。随着旅程的推进,作者描绘了渭水边上的万户楼台和五陵花柳的繁华景象,但与此同时,作者也观察到由于游子不在家乡,寒食节失去了很多的繁华。最后,作者描述了桥头的小妇唱起了动听的歌曲,将整个春天的美好气息展现出来。
- 背诵
-
渭城少年行注释
【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綃不知数。”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五陵年少,端的一言难尽。”清揆叙《鹰坊歌》:“五陵年少颇好事,爱玩岂惜千金偿。”参见“五陵”。【走马章台】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臺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章台街为汉代长安街名,多妓馆。后因以“走马章臺”指涉足娼妓间,追欢买笑。唐崔颢《渭城少年行》:“鬭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臺日半斜。”宋盼盼《惜春容》词:“少年看花双鬢緑,走马章臺弦管逐。”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臺。”亦省作“走章臺”。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臺。”【长安道】横吹曲》名。内容多写长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南朝陈后主、徐陵和唐代韦应物、白居易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展开【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綃不知数。”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五陵年少,端的一言难尽。”清揆叙《鹰坊歌》:“五陵年少颇好事,爱玩岂惜千金偿。”参见“五陵”。【走马章台】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臺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章台街为汉代长安街名,多妓馆。后因以“走马章臺”指涉足娼妓间,追欢买笑。唐崔颢《渭城少年行》:“鬭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臺日半斜。”宋盼盼《惜春容》词:“少年看花双鬢緑,走马章臺弦管逐。”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臺。”亦省作“走章臺”。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臺。”【长安道】横吹曲》名。内容多写长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南朝陈后主、徐陵和唐代韦应物、白居易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折叠渭城少年行诗意赏析
-
崔颢
崔颢(704?─754),唐朝著名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0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