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堪孤馆闭春暮
出自宋朝秦观的《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暮,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春寒料峭,杜鹃啼血,当得凄迷二字,孤馆紧闭,更显得愁情深重,被锁于眉间压在心关。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似无聊之问,实则心中已是凄苦重重愁怨一日九回肠,深得东坡赞赏。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春日的黄昏时分,孤独地坐在一座闭锁的小屋里。周围是寂静和落日余晖。虽然他身处桃源美景中却不知道去向何方。他心中充满着深深的哀伤和忧愁,看到杜鹃啼叫,更加凄凉。他想到自己曾送别过的亲友,以及他们的思念之情。作者对自己的心情有着深刻的反思,并表达了难以抑制的悲伤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闲适、寂寞生活和追求理想、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
- 背诵
-
踏莎行赏析
春寒料峭,杜鹃啼血,当得凄迷二字,孤馆紧闭,更显得愁情深重,被锁于眉间压在心关。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似无聊之问,实则心中已是凄苦重重愁怨一日九回肠,深得东坡赞赏。…展开春寒料峭,杜鹃啼血,当得凄迷二字,孤馆紧闭,更显得愁情深重,被锁于眉间压在心关。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似无聊之问,实则心中已是凄苦重重愁怨一日九回肠,深得东坡赞赏。折叠踏莎行注释
【九回肠】1.回,也写“廻”。愁肠反复翻转。比喻忧思郁结难解。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南朝梁简文帝《应令》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廻肠。”唐刘禹锡《望赋》:“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宋苏轼《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二:“红手素丝千字锦,古人新曲九廻肠。”2.回,也写“廻”。曲名。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廻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驿寄梅花】同“驛使梅花”。宋秦观《踏莎行》词:“驛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展开【九回肠】1.回,也写“廻”。愁肠反复翻转。比喻忧思郁结难解。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南朝梁简文帝《应令》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廻肠。”唐刘禹锡《望赋》:“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宋苏轼《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二:“红手素丝千字锦,古人新曲九廻肠。”2.回,也写“廻”。曲名。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廻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驿寄梅花】同“驛使梅花”。宋秦观《踏莎行》词:“驛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折叠踏莎行诗意赏析
-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次年作《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姿」。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应制科,进策论,除宣教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六年,迁秘书省正字。预修《神宗实录》。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亦在京师,观与…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6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