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怀人
-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悰。青衫泪满啼红。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当时词人客居他乡。那正是春光明媚的销魂时分,绿杨烟外莺啼婉转;百花丛中蝶舞蜂飞,池边的客馆前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池馆春多处”中的这个“多”字,看似平常,实则用的非常贴切,恰到好处,较之“浓”、“满”、“密”、“繁”等字眼,实在准确得多,而且有着一种内涵丰富、独特的新意。
接下来,词人用“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二句,描写暮春落花成阵的景象也显得十分新颖、工巧。词人把满架茂密的繁花比作一片美丽的彩云,把落到水面的片片花瓣比作“一川香雨”,这就不仅使这被历代多少文人写尽写滥了的关于落花的描写获得了形象上、语言上的新意,而且在“花云”与“香雨”这两个比喻物间找到了内在的联系:有“云”才会落“雨”,有“花”才会有“香”,因此这前后两句虽然造语工巧,但读来顺畅自然,不露斧凿之痕,不给人刻意求新之感。
在上阕写了词人客居所见的情景之后,下阕便顺势抒写自己客中的情怀。“相思夜夜情悰”,“悰”,特指欢悰,即欢情,谢眺《游东田》诗云:“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这里词人是抒写自己对所怀之人“夜夜相思”,只有在梦中才能重温昔日相聚相伴时的欢情。梦中的欢情是虚幻、短暂的,梦醒之后带来的是更加失落的悲哀,因而便泪湿青衫,襟满“啼红”了。“啼红”乃“啼血”之别称。古谓杜鹃鸟啼至出血乃止。词人把自己比作啼声悲老的杜鹃,这斑斑泪痕不正像是杜鹃啼鸣的血痕吗?而且杜鹃又是相思鸟;“杜鹃声声,只唤不如归去。”它又是思归的象征,词人把自己暗比作杜鹃,也正蕴含了这两层意思在内。
最后二句乃是词人展开想象的羽翼,设想所怀之人在家乡、在故国对自己的思念。古典诗词中常有写己怀人却言对方怀己的篇什,如杜甫《月夜》本系怀念妻子,却言妻子怀念自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样就把怀念之情写得更深更切。这里也是用的这一手法:“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不同的是词人不直写所怀之人怀己,而是运用借喻,以桃李隐譬所怀之人,人愁人怨以至连院中的桃李也都愁怨起来了,这便把人衬托得更加愁苦、幽怨。为何愁为何怨?不是愁风也不是怨月,而是愁己离家,怨己不归,己怀人却言人怀己,这就把词人自己思家怀人之情写得更深、更切、更难于忍受了。
- 背诵
-
清平乐·怀人鉴赏
当时词人客居他乡。那正是春光明媚的销魂时分,绿杨烟外莺啼婉转;百花丛中蝶舞蜂飞,池边的客馆前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池馆春多处”中的这个“多”字,看似平常,实则用的非常贴切,恰到好处,…展开当时词人客居他乡。那正是春光明媚的销魂时分,绿杨烟外莺啼婉转;百花丛中蝶舞蜂飞,池边的客馆前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池馆春多处”中的这个“多”字,看似平常,实则用的非常贴切,恰到好处,较之“浓”、“满”、“密”、“繁”等字眼,实在准确得多,而且有着一种内涵丰富、独特的新意。
接下来,词人用“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二句,描写暮春落花成阵的景象也显得十分新颖、工巧。词人把满架茂密的繁花比作一片美丽的彩云,把落到水面的片片花瓣比作“一川香雨”,这就不仅使这被历代多少文人写尽写滥了的关于落花的描写获得了形象上、语言上的新意,而且在“花云”与“香雨”这两个比喻物间找到了内在的联系:有“云”才会落“雨”,有“花”才会有“香”,因此这前后两句虽然造语工巧,但读来顺畅自然,不露斧凿之痕,不给人刻意求新之感。
在上阕写了词人客居所见的情景之后,下阕便顺势抒写自己客中的情怀。“相思夜夜情悰”,“悰”,特指欢悰,即欢情,谢眺《游东田》诗云:“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这里词人是抒写自己对所怀之人“夜夜相思”,只有在梦中才能重温昔日相聚相伴时的欢情。梦中的欢情是虚幻、短暂的,梦醒之后带来的是更加失落的悲哀,因而便泪湿青衫,襟满“啼红”了。“啼红”乃“啼血”之别称。古谓杜鹃鸟啼至出血乃止。词人把自己比作啼声悲老的杜鹃,这斑斑泪痕不正像是杜鹃啼鸣的血痕吗?而且杜鹃又是相思鸟;“杜鹃声声,只唤不如归去。”它又是思归的象征,词人把自己暗比作杜鹃,也正蕴含了这两层意思在内。
最后二句乃是词人展开想象的羽翼,设想所怀之人在家乡、在故国对自己的思念。古典诗词中常有写己怀人却言对方怀己的篇什,如杜甫《月夜》本系怀念妻子,却言妻子怀念自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样就把怀念之情写得更深更切。这里也是用的这一手法:“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不同的是词人不直写所怀之人怀己,而是运用借喻,以桃李隐譬所怀之人,人愁人怨以至连院中的桃李也都愁怨起来了,这便把人衬托得更加愁苦、幽怨。为何愁为何怨?不是愁风也不是怨月,而是愁己离家,怨己不归,己怀人却言人怀己,这就把词人自己思家怀人之情写得更深、更切、更难于忍受了。
折叠清平乐·怀人题解
-
赵崇
赵崇,约公元一二四o年前后在世(一作崇皤,亦作崇嶓)字汉宗,南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嘉熙末前后在世。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进士,授石城令。…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清平乐·怀人原文,清平乐·怀人翻译,清平乐·怀人赏析,清平乐·怀人阅读答案,出自赵崇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7544.html
诗词类别
赵崇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