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
- 霜摧风卷辞枝去,东西各自分散。题诗好趁御沟流,流播人间遍。
怕只怕、残红片片,落茵堕溷无人管。只仰树添薪,缚帚扫阶除,怜取蠹文虫篆。
回忆旧日门前,绿荫如幄,先生五柳为伴。洞庭秋至水微波,犹向凉飙战。
断不料、寒砧敲断。这般身世飘零惯。怪何来,停车者,还指吴江,艳称枫岸。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季时的感受与回忆。霜冻和风雨摧毁了枝头的花朵,让它们四散飘落,只剩下残留的落花片片无人问津。但是作者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借助御沟的流水来作为自己的表达媒介,让自己的诗篇广泛传播。作者也提到了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包括树木的加薪、地面的扫除以及文学作品上的浸淫。 接着,作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门前伴随着五柳先生一同享受绿荫与凉爽,同时也描述了洞庭中微风吹拂的局面。最后,作者透露出自己身世飘零、无家可归的心情,但却依然能够在停车的场所里谈论吴江美景,并且称赞枫岸之美。
- 背诵
-
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季时的感受与回忆。霜冻和风雨摧毁了枝头的花朵,让它们四散飘落,只剩下残留的落花片片无人问津。但是作者…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季时的感受与回忆。霜冻和风雨摧毁了枝头的花朵,让它们四散飘落,只剩下残留的落花片片无人问津。但是作者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借助御沟的流水来作为自己的表达媒介,让自己的诗篇广泛传播。作者也提到了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包括树木的加薪、地面的扫除以及文学作品上的浸淫。 接着,作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门前伴随着五柳先生一同享受绿荫与凉爽,同时也描述了洞庭中微风吹拂的局面。最后,作者透露出自己身世飘零、无家可归的心情,但却依然能够在停车的场所里谈论吴江美景,并且称赞枫岸之美。折叠 -
沈昌眉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原文,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翻译,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赏析,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阅读答案,出自沈昌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817781.html
诗词类别
沈昌眉的诗词
- 《一萼红 题颍若梁溪归棹图》
- 《湘春夜月 再题亚子悲秋图》
- 《满江红·丁卯夏》
- 《买陂塘 题石予近游图》
- 《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
- 《转应曲 村社》
- 《西子妆 寿半聋》
- 《转应曲·寄阿尾》
- 《百字令 辛酉,秋雨为灾,妻弟夏楦耳病疟,佃人以勘灾相迫,中情焦灼,病不能起。填此慰之》
- 《八声甘州 亚子寄示摸鱼儿题秣陵悲秋,久未属和。残念风雪,枯坐客窗,填此以杀其悲恕不和之调也》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