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朝
村居原文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村居拼音解读
shù míng yíng jiào luàn
shī 湿 yún chū biàn zǎo lái xiá
dōng fēng 绿 xiān chūn cǎo
yóu hán hòu huā
cūn tǐng yān
jiǔ jiā àn zhā
shēn jiǔ wàng chén shì
qiǎn jiāng shēng yuǎn sh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雾树溟(míng)(yíng)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树木笼罩在迷朦的烟雾之中,乌鸦在鸣叫,宿雨初霁,残云旭日辉映成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东风已经吹绿了早春的春草,小雨天气早晨仍然感觉到寒意。

村艇(tǐng)隔烟呼鸭鹜(wù),酒家依岸扎篱笆。
村里小船上的人隔着烟雾在呼唤自家的鸭子,酒家沿着河岸扎着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qiǎn)江声入远沙。
长久以来远离尘嚣,不要让江涛之声传入遥远的水村。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84页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84页

雾树溟(míng)(yíng)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溟潆:模糊不清。湿云:雨后云。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先春:早春。后夜:指早晨。

村艇(tǐng)隔烟呼鸭鹜(wù),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qiǎn)江声入远沙。
深居:谓远离尘嚣之世。远沙:远村。江南水村多以“沙”命名。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84页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84页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背诵
写景写景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村居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村庄景象,雾气缭绕,湿润的空气中充满了鸟儿的叫声。初春时节,东风吹绿了早春的草地,而微雨夜后的花园…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村庄景象,雾气缭绕,湿润的空气中充满了鸟儿的叫声。初春时节,东风吹绿了早春的草地,而微雨夜后的花园依然感到寒冷。在村庄里,人们驾着小船呼唤着鸭子和猎鹭,并在河岸边的酒家里砌起篱笆,喝酒聊天。尽管生活悠闲,但作者警告我们不要让外界的喧嚣打扰内心的宁静。因此,他敦促读者不要让江水的声音传入远处的沙漠,从而将自己的心灵置于宁静之中。折叠

作者介绍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朝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详情

村居原文,村居翻译,村居赏析,村居阅读答案,出自郑板桥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816407.html

诗词类别

郑板桥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