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

作者:王弘诲      朝代:明朝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烽火城西百尺楼。烟柳疏疏人悄悄,西风淡淡水悠悠。
闹依陶士开三径,肯学张衡咏四愁。见说夜深星斗畔,群仙相望在瀛洲。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拼音解读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fēng huǒ chéng 西 bǎi chǐ lóu
yān liǔ shū shū rén qiāo qiāo
西 fēng dàn dàn shuǐ yōu yōu
nào táo shì kāi sān jìng
kěn xué zhāng héng yǒng chóu
jiàn shuō shēn xīng dòu pàn
qún xiān xiàng wàng zài yíng zh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古代中国秋夜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和天命的思考。 首先,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和烽火城西百尺楼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烘托出了人类文明和自然力量的对比。烟柳间孤独的人影和微风中荡漾的水波则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寂寞。 接下来,闹依陶士开三径、肯学张衡咏四愁则是对于历史名人和文化传承的回忆和敬仰。最后,群仙相望在瀛洲则是一种超越俗世的美好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大道和天命的深刻理解。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古代中国秋夜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和天命的思考。 首先,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和烽火城西百尺楼形成了…展开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古代中国秋夜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和天命的思考。 首先,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和烽火城西百尺楼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烘托出了人类文明和自然力量的对比。烟柳间孤独的人影和微风中荡漾的水波则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寂寞。 接下来,闹依陶士开三径、肯学张衡咏四愁则是对于历史名人和文化传承的回忆和敬仰。最后,群仙相望在瀛洲则是一种超越俗世的美好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大道和天命的深刻理解。折叠

作者介绍

王弘诲 王弘诲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详情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原文,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翻译,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赏析,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阅读答案,出自王弘诲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29332.html

诗词类别

王弘诲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