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亭

作者:郭凤举      朝代:明朝
见山亭原文
亭不在山,无山景俗。山不在见,无见景虚。俗则滞有,有非真有。
虚则沦无,无非真无。滞有迹粗,术数权谋。沦无梦幻,黄老达么。
有无相感,保合太和。山亭静对,养真如何。
见山亭拼音解读
tíng zài shān
shān jǐng
shān zài jiàn
jiàn jǐng
zhì yǒu
yǒu fēi zhēn yǒu
lún
fēi zhēn
zhì yǒu
shù shù quán móu
lún mèng huàn
huáng lǎo me
yǒu xiàng gǎn
bǎo tài
shān tíng jìng duì
yǎng zh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个人对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探求和追求。作者表示,亭子虽然没有山峦的陪伴,但也不会受到俗世事物的干扰,可以静心看待内心的事物。而山峦虽然不存在于眼前,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山的存在,并且在无形中影响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作者认为,俗世的追求只会让人们陷入固定的模式和权谋之中,而真正的精神追求应该是超越有无之分,达到太极平衡的境界。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要在山亭的静谧环境中修行养性,达到真正的精神净化和升华。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见山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个人对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探求和追求。作者表示,亭子虽然没有山峦的陪伴,但也不会受到俗世事物的干扰,可以静…展开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个人对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探求和追求。作者表示,亭子虽然没有山峦的陪伴,但也不会受到俗世事物的干扰,可以静心看待内心的事物。而山峦虽然不存在于眼前,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山的存在,并且在无形中影响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作者认为,俗世的追求只会让人们陷入固定的模式和权谋之中,而真正的精神追求应该是超越有无之分,达到太极平衡的境界。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要在山亭的静谧环境中修行养性,达到真正的精神净化和升华。折叠

作者介绍

郭凤举 郭凤举 郭凤举,揭阳人。明世宗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贡生。事见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六。…详情

见山亭原文,见山亭翻译,见山亭赏析,见山亭阅读答案,出自郭凤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54459.html

诗词类别

郭凤举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