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画荷为谭古夔题
- 琉璃万顷堆镜湖,红云十丈水面铺。翻影浓绿上衣裾,妙香鼻观生模糊。
贤哉河闲插架书,余事拈笔写芙蕖。君从何处得此本,费我展画典衣沽。
是时蝇虻皆侧翅,清飙瑟瑟含空虚。想当槃礴欲施手,坐对弱水之瀛壶。
乾坤清气入毫楮,玉井移根烂萼趺。如船之藕疑有无,安得片雪沈疴苏。
火急觅句还君图,好景一失追难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色,琉璃万顷的湖水上铺满了十丈长的红云,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浓绿色的影子。同时,作者也感叹自己无法完全描绘出这种美景所带来的魅力和感受。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在湖边静坐看书写字,但却很难找到一本能够配得上这样美景的好书。即使花费很大代价去买一些画册、典籍,也不足以表现眼前美景的精华所在。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和空旷,并表现出自己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手一搏,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不能完全捕捉住这样美丽的景象,因此仍有遗憾之处。 最后,诗人非常着急地想找到更加恰当的词句来描述这个美景,但是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美妙的感受,好景也就在转瞬之间消失了,令人遗憾。
- 背诵
-
怡亲王画荷为谭古夔题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色,琉璃万顷的湖水上铺满了十丈长的红云,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浓绿色的影子。同时,作者也感叹自…展开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色,琉璃万顷的湖水上铺满了十丈长的红云,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浓绿色的影子。同时,作者也感叹自己无法完全描绘出这种美景所带来的魅力和感受。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在湖边静坐看书写字,但却很难找到一本能够配得上这样美景的好书。即使花费很大代价去买一些画册、典籍,也不足以表现眼前美景的精华所在。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和空旷,并表现出自己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手一搏,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不能完全捕捉住这样美丽的景象,因此仍有遗憾之处。 最后,诗人非常着急地想找到更加恰当的词句来描述这个美景,但是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美妙的感受,好景也就在转瞬之间消失了,令人遗憾。折叠 -
余廷灿
(1735—1798)湖南长沙人,字卿雯,号存吾。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检讨,充《三通》馆纂修,以母老辞官归。家贫,不茍取与。于天文律历句股六书等学,均能贯通,与纪昀、戴震相切磋。有《存吾文集》。…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怡亲王画荷为谭古夔题原文,怡亲王画荷为谭古夔题翻译,怡亲王画荷为谭古夔题赏析,怡亲王画荷为谭古夔题阅读答案,出自余廷灿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21362.html
诗词类别
余廷灿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