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作者:李师中      朝代:宋朝
诗一首原文
鉴中双鬓已蹉跎,无计重挥却日戈。
已是园林春欲暮,那堪风雨夜来多。
诗成白也知无敌,花落虞兮可奈何。
诗一首拼音解读
jiàn zhōng shuāng bìn cuō tuó
zhòng huī què
shì yuán lín chūn
kān fēng lái duō
shī chéng bái zhī
huā luò nà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主题是岁月流逝和无奈。 "鉴中双鬓已蹉跎"意味着诗人已经年老,时间不可逆转地流逝。他感到无力回天,无法挽回岁月流失带来的损失。 "无计重挥却日戈"表明他已经尽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在第二节中,“已是园林春欲暮”表述了季节的变迁,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那堪风雨夜来多”表示即使他想要做些什么,也有太多的障碍阻止他。 最后两句“诗成白也知无敌,花落虞兮可奈何”,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即使他写下了名作,但时间仍然会磨平一切。就像花朵的凋谢,诗人也无法阻止它的结束。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诗一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岁月流逝和无奈。 "鉴中双鬓已蹉跎"意味着诗人已经年老,时间不可逆转地流逝。他感到无力回天,无法挽回岁月流…展开
这首诗的主题是岁月流逝和无奈。 "鉴中双鬓已蹉跎"意味着诗人已经年老,时间不可逆转地流逝。他感到无力回天,无法挽回岁月流失带来的损失。 "无计重挥却日戈"表明他已经尽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在第二节中,“已是园林春欲暮”表述了季节的变迁,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那堪风雨夜来多”表示即使他想要做些什么,也有太多的障碍阻止他。 最后两句“诗成白也知无敌,花落虞兮可奈何”,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即使他写下了名作,但时间仍然会磨平一切。就像花朵的凋谢,诗人也无法阻止它的结束。折叠

作者介绍

李师中 李师中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词存《菩萨蛮》一首。…详情

诗一首原文,诗一首翻译,诗一首赏析,诗一首阅读答案,出自李师中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85573.html

诗词类别

李师中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