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歌
作者:释印肃 朝代:宋朝
- 大圣灵验普庵圆,广施含灵遇有缘。
信心清净通灵感,万病俱销释业愆。
文殊体,用普贤,活人歌裹现金仙。
药王药上非他术,扁鹊孙真共一言。
分三服,净水煎,莫将血味污心田。
万物有形皆我体,但行慈德解仇冤。
内无想,外无缘,何必神方肘后传。
身心本是金刚体,不解观心被业缠。
药病销,心月圆,信时佛岂独西天。
在在处处人皆有,世间无比这灵源。
除罪垢,脱百冤,解使昏□朗义天。
信知非我谁为病,大士维摩笑裹眠。
众生病,我不颠,体没众生我病痊。
不二法门谁敢道,金毛师子露身全。
速投药,解尘缘,莫学群迷眼似圣。
随机应感非难易,信手拈来不用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普庵祖师的医术和佛法教导。诗中提到了普庵祖师广施医术,有缘者得以治愈病患,并且通过正确信仰,在心灵上获得清净和通达灵感。 普庵祖师运用文殊和普贤的智慧与慈悲之力,帮助人们解决身体和心灵上的问题。药王扁鹊、孙真也被提及,说明普庵祖师的医术是高超的,不需要使用其他伎俩。 在行医过程中,普庵祖师强调了慈悲与清净,为治愈病患而发动力量,去除个人私欲与贪念,只有通过信心纯净才能接受并利用灵源的力量,才能真正地解决病痛。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相信普庵祖师及佛法的教导,通过正确的信仰和开放的心态,来摆脱无意义的世俗羁绊,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 背诵
-
活人歌注释
【不二法门】佛家语。谓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説,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南朝梁沉约《佛记序》:“廓不二之法门,广一乘之长陌。”唐裴漼《少林寺碑》:“空心、元粹、惠性、淹远,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宋沉作喆《寓简》卷七:“三十一菩萨各説不二法门,至文殊独曰:‘无言説’。”后用以指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度世之不二法门,岂有过此!”孙犁《致铁凝信》:“这是艺术唯一无二的灵魂,也是跻于艺术宫殿的不二法门。”…展开【不二法门】佛家语。谓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説,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南朝梁沉约《佛记序》:“廓不二之法门,广一乘之长陌。”唐裴漼《少林寺碑》:“空心、元粹、惠性、淹远,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宋沉作喆《寓简》卷七:“三十一菩萨各説不二法门,至文殊独曰:‘无言説’。”后用以指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度世之不二法门,岂有过此!”孙犁《致铁凝信》:“这是艺术唯一无二的灵魂,也是跻于艺术宫殿的不二法门。”折叠活人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普庵祖师的医术和佛法教导。诗中提到了普庵祖师广施医术,有缘者得以治愈病患,并且通过正确信仰,在心灵上获得清净…展开这首诗描写了普庵祖师的医术和佛法教导。诗中提到了普庵祖师广施医术,有缘者得以治愈病患,并且通过正确信仰,在心灵上获得清净和通达灵感。 普庵祖师运用文殊和普贤的智慧与慈悲之力,帮助人们解决身体和心灵上的问题。药王扁鹊、孙真也被提及,说明普庵祖师的医术是高超的,不需要使用其他伎俩。 在行医过程中,普庵祖师强调了慈悲与清净,为治愈病患而发动力量,去除个人私欲与贪念,只有通过信心纯净才能接受并利用灵源的力量,才能真正地解决病痛。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相信普庵祖师及佛法的教导,通过正确的信仰和开放的心态,来摆脱无意义的世俗羁绊,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折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活人歌原文,活人歌翻译,活人歌赏析,活人歌阅读答案,出自释印肃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05677.html
诗词类别
释印肃的诗词
- 《颂证道歌·证道歌》
- 《颂证道歌·证道歌》
- 《颂证道歌·证道歌》
- 《偈颂三十首》
- 《金刚随机无尽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得无说分第七》
- 《金刚随机无尽颂·正信希有分第六》
- 《十二时歌》
- 《颂十玄谈·祖意》
- 《颂四宾主》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