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明天际察秋毫
出自宋朝岳甫的《巾山晓望》- 角逐东来几巨鳌,化为奠位两山高。
江枫作意红千叠,野水何心绿一遭。
露洗松巅沈晓籁,霜明天际察秋毫。
会须竹院求余地,岁晚安閒读楚骚。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含义可能是诗人在赞美大自然,以及表达他对诗歌所能带来的精神满足感的渴望。 第一句"角逐东来几巨鳌,化为奠位两山高" 可能是描述天空中两只巨大的鸟儿在争斗,最终化为了两座高山,象征着壮举与成就。 第二句“江枫作意红千叠,野水何心绿一遭” 描述了江枫树因深秋而变成红色,而流动的野水则在某个时刻也会变成绿色,从而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第三句“露洗松巅沈晓籁,霜明天际察秋毫” 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露水洗涤松树的顶端,伴随着微弱的声音,而到了晚上,则可以看到秋天的霜气笼罩在远方的天空,这些都是诗人用来描绘自然的细节。 第四句“会须竹院求余地,岁晚安閒读楚骚。”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竹林里寻找到一片宁静的地方,度过他余生的时间,并享受读楚辞这种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安逸与惬意。
- 背诵
-
巾山晓望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可能是诗人在赞美大自然,以及表达他对诗歌所能带来的精神满足感的渴望。 第一句"角逐东来几巨鳌,化为奠位两…展开这首诗的含义可能是诗人在赞美大自然,以及表达他对诗歌所能带来的精神满足感的渴望。 第一句"角逐东来几巨鳌,化为奠位两山高" 可能是描述天空中两只巨大的鸟儿在争斗,最终化为了两座高山,象征着壮举与成就。 第二句“江枫作意红千叠,野水何心绿一遭” 描述了江枫树因深秋而变成红色,而流动的野水则在某个时刻也会变成绿色,从而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第三句“露洗松巅沈晓籁,霜明天际察秋毫” 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露水洗涤松树的顶端,伴随着微弱的声音,而到了晚上,则可以看到秋天的霜气笼罩在远方的天空,这些都是诗人用来描绘自然的细节。 第四句“会须竹院求余地,岁晚安閒读楚骚。”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竹林里寻找到一片宁静的地方,度过他余生的时间,并享受读楚辞这种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安逸与惬意。折叠 -
岳甫
岳甫(1137—1204),字葆真、大用,号周伯,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岳飞之孙,岳云的长子,1183年(孝宗淳熙十年),岳甫知池州。1185年(淳熙十二年),提举浙东常平。1186年(淳熙十三年),以朝奉郎知台州兼提举本路常平茶盐,寻移知庆元府兼主管沿海制置司公事。1188年(淳熙十五年)除尚书左司郎官,累官至吏部尚书。《全宋词》存其词两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5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