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倚藤床十二韵
- 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
比归暂解带,日没轩窗昏。
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
示能习律令,何暇规皇坟。
夫君天才秀,明颖排纠纷。
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
示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
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官员在京城的生活。他被任命到京城谋取官阶和收入,但他并不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努力工作。尽管他很努力地工作,但他依然担心会因得罪上级官员而受到惩罚。他经常接受审讯,并在案件前面审查文书。他的生活条件很差,即使有一张八尺长的床也不能睡得舒服。他的日子过得很累,援枕还没有用就被愁飞蚊吵醒了。这个官员十分关注法律,但他没有时间去参加皇家殡仪。作者赞扬了这个官员的才华和清廉,希望他能够保持决心,不久将来可以升迁到更高的职位中来。最后,作者呼吁大家都要勤奋工作、理智经济,把国家建设好。
- 背诵
-
和君倚藤床十二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官员在京城的生活。他被任命到京城谋取官阶和收入,但他并不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努力工作。尽管他很努力地工作,…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官员在京城的生活。他被任命到京城谋取官阶和收入,但他并不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努力工作。尽管他很努力地工作,但他依然担心会因得罪上级官员而受到惩罚。他经常接受审讯,并在案件前面审查文书。他的生活条件很差,即使有一张八尺长的床也不能睡得舒服。他的日子过得很累,援枕还没有用就被愁飞蚊吵醒了。这个官员十分关注法律,但他没有时间去参加皇家殡仪。作者赞扬了这个官员的才华和清廉,希望他能够保持决心,不久将来可以升迁到更高的职位中来。最后,作者呼吁大家都要勤奋工作、理智经济,把国家建设好。折叠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元年(1038)进士,签判武成军,累迁大理寺丞、起居舍人。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之中知谏院。神宗初,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反对与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判西京御史台。后闲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哲宗立,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在相位八月而卒,年六十八,赠…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和君倚藤床十二韵原文,和君倚藤床十二韵翻译,和君倚藤床十二韵赏析,和君倚藤床十二韵阅读答案,出自司马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00711.html
诗词类别
司马光的诗词
- 《景仁思归雨未克行以诗留之》
-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 《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
- 《感物》
- 《独乐园二首 其一》
- 《又和雪》
-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有伊人也非诞妄者盖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终疑之故作游仙曲五章以佐戏笑云》
-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